2010年12月31日星期五
2010年的最后一天
今年一共写了151篇博客,算下来,勉强可以说是两天一篇。比2009年多出50%,我很满意。质量上难以达到自己的要求,就在数量上多贡献一点吧!
今年最高兴的事情是陪老婆和宝宝去香港,乡下人进城的感觉的确美好。回来的那一段时间我依然对HK的繁华与舒适念念不忘。作为一个生活平淡的普通人,除了梦想某天中个几百万之外,基本上是缺乏生活目标的。以前总觉得人怎么可能没有目标?目标不就摆在那里吗?后来渐渐地发现,有些目标太近,努力或不努力之后都实现了,有些目标太远,怎么努力也达不到。达不到的就放弃掉吧,所谓成熟,大概就是如此。放弃掉远大目标之后,却没有新的目标来代替,这就是所谓的迷失吧。我此去香港,虽是游玩,但更让我了解到,世界上还有这样的生活方式。更高的生活质量也可以体现在普通日常生活中,与金钱的多少没有那么明显和直接的关系。我以前真的没有想到过,如果不进一次城,我可能永远想不到。所谓开阔眼界,对我来说就是如此。就让我把开阔眼界做为我暂时的生活目标吧。
今年让我不太开心的事情是自己独处的时间变少了,人到中年,许多的牵挂与负担便无法放下。这是不得已的事情。更让我不太开心的是自己似乎变得有点不太愿意独处了。虽然人多时我也会略感厌烦。真是矛盾啊。不过从我个人的想法变化来看,我似乎更愿意与人打交道了,这应该是好事。我得要学习一些方法,以我的个性来说,还不太懂如何从别人的角度出发去考虑问题,这样很不好。如果不与人打交道也就罢了,如果想多与人打交道,这可要不得。
休闲生活中还是以美剧为主,今年我一度想过只看英文字幕,但最后放弃,因为一来始终要整理中文字幕以便刻录,二来我也没有时间重看第二次,所以最后还是只看中文字幕了。在新的一年里,我想不去理会刻录的事情了,所有美剧都只看英文字幕吧。以我学习粤语的经验来说,看与听同用一种语言,学起来最快。不过这样的话,我可能会只看几部剧集,我得选一选。
过去的一年里,我试着学做股票,效果并不理想。我好象始终无法入门。到现在为止,我能勉强想到的方法有点类似于量化投资,但我缺乏必要的编程技术,许多想法无从下手。所以在新的一年里我希望能解决这个问题,这算是短期目标吧。
宝宝这一年健康成长,我很开心。每天最高兴的事情就是陪她玩或哄她睡觉,她熟睡的样子就是一个小天使,看着她会从心底里笑出来。我想这是每个做父母的人都能体会的。不过说实话,从她三岁以后,我看相关的育儿书看得少了,现在陪着她,有点不知该向何处使劲儿的感觉,不知道她这个年龄到底该教她些什么。我得多花点时间想想这个问题。
今年好象没看什么书,有印象的不多。博客或微博看得多,对阅读习惯的确是一个很大的冲击。我以前想着能通过看个人博客来学习一些不同的观察角度与思维方法,但看来成效不大,垃圾信息太多,效率太低。但如果不看,我似乎又找不到更好的方法,说到底还是目标不明确的缘故。
明年我可能会忙起来,也可能会有更多的闲睱时间,一切都还在未知之中。
我还有一个人生目标,希望能有机会加以实行。如果真能做到,那该有多好啊~
2010年12月22日星期三
继续推荐whatsapp
可见所谓智能手机,就我周围的朋友们来说,愿意琢磨和发挥功能的并不多,更有可能是他们过得比较充实,不象我这么闲得无聊。
等老婆回来我就给她的手机升级,至少这个软件要在我俩之间用起来。
更上一层楼
还有几局印象深刻,也差不多如此。有一局我是反,结果4个反全部阵亡,只见主忠内正杀得不亦乐乎的时候,主忽然挂起了一个闪电,打着打着,主就被闪电杀死,4个人面面相觑,4个人绝处逢生,因为这一局算反赢!另一局我是忠,主曹操,一共出了5个南蛮入侵,到曹操第二轮开始战斗就结束了,至此我深深地记住,反不出南蛮!还有一局也是如此,我是8位内曹操,到我出牌时手上三个南蛮,放出三个后只留主1血无手牌,再出杀清场。
获胜之后觉得真爽啊~~!不过这都是靠运气赢的牌,所以我只是新手,因为基本上无技术可言。
昨天开心网上有点问题,我去官网注册了一个号,算是重新开始,果然高手众多。有一局我输得心服口服。这一局我是主刘备,4个反全灭后,三个魏将曹操、张辽和甄姬互斗,我是真分不出谁是内。张辽杀甄姬,曹操出桃救!过了两轮,张辽又杀甄姬,曹操又救!天哪!据我所知,忠内互斗的时候,内肯定不会去救人的,少一个对手不是更好?曹操救两次之后,甄姬还是因为血少而被曹操的南蛮入侵所杀,二人续斗,我坚定地站在曹操一边,终于成功地杀掉了张辽--忠臣!手无缚鸡之力的刘备怎么会是奸雄曹操的对手?这一局我真是很佩服这位玩家!
我以前觉得开心网上三国杀的玩家素质差,昨天才发现,哪里都一样。也许现在的人特别是在网上,没那么多讲究。玩游戏的时候不停地说话,聊开、猜身份也就罢了,甚至直接安排战术和出牌,4个反一起打,谁挡得住?然后就是猜内,死掉一个反后就骂内,整局牌就在NC、SB、**的互相问候中度过。什么人哪都是!
2010年12月16日星期四
安装及试用Whatsapp
N81上安装和使用一切顺利,验证也很快,发出一条短信又收到一条短信,我还没来得及看内容,短信已经被自动删除了。使用起来没有任何问题,我唯一没完全弄明白的是网络设定这块,它可以设定首选使用Wifi或蜂窝数据,也可以设定成漫游时使用蜂窝数据,但我没弄清楚到底首选蜂窝合适还是首选Wifi合适,好在我的包月数据用不完,我就一直保持在线就好了。
iPhone上的问题就多多了。作为一个非iPhone用户,我要再次吐槽iPhone之难用!我上次决定不买iPhone4是对的。
不好意思,老婆的手机越狱且解锁了,更不好意思的是我决定先弄个破解版试用一下。下载的软件是ipa格式,当然啦,我为此专门下载和安装了itunes,打算把这个软件同步进去,正宗吧?对不起!要同步的话原来已经安装的软件会全部不见!没关系,我先用itunes导出来,再同步回去不就OK了吗?对不起!有些软件是通过ICY安装的,不能导出,要同步的话原来已经安装的软件会部分不见!
我倒!我只是要增加一个软件,你管我以前的软件干什么?
不要紧,技术总在进步,我又找到了新的安装方法,把ipa格式解压缩,完了之后用winscp把文件传到iphone上安装。这次可以了。重启之后安装成功。
使用也正常,界面漂亮,功能更多。问题来了,一是能使用的是2.5.4版,一个老版本,最新版已经到了2.5.12,所以每次我打开软件,都会收到一个信息让我升级,如果我不关闭程序,则会隔几分钟就重复收到这个信息。这个问题倒不是太大,毕竟我是试用,如果一切正常,买新版就OK了。另一个问题是,如果退出程序,我无法收到推送的信息!这样的话,这个程序就失去存在的意义了啊!于是我安装了威锋网的推送补丁,无效。
我上网查啊查,找啊找,终于找到原因,据说是因为越狱导致的推送通知失败,可以通过安装一个叫push doctor的软件来解决。看到的说法都是指向这个Push doctor,说很好用。我花了一个多小时,终于成功地安装了Push doctor(因为安装它必须删除掉之前安装过的类似补丁,还得安装许多依赖程序,我找了好久,也等了好久,估计等iphone重启就用去了20分钟)。
可是,仍然不成功!还是无法收到推送的消息。
现在卡在这里了,我还得继续想办法。折腾这个,我的收获有:
1、现在完全不害怕iphone重启,我以前真有点担心,因为重启时间好久,我总担心是不是要装的程序出了问题。
2、至少知道了ipa和deb格式的文件如何安装,也熟悉了Winscp的操作。
3、终于成功地安装上了Cydia,不知为什么,老婆手机上没这个,只有个ICY,时常不能用。
另外我向两位朋友推荐了这个软件,一个使用iphone,一个使用Nokia E71,可是一个不会安装软件,另一个安装方法错误(PC套件上出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问题),都没装上。我的推广之路还很漫长啊~~
强烈推荐Whatsapp
和iphone上的kik一样,whatsapp也是一个通过通讯录建立人际网络的软件,它可以通过数据流量互发信息而节约短信费用,特别是跨国间的通讯。它比kik强的地方在于,它是一个跨平台的手机软件,分别推出了iphone、Android、BlackBerry和Symbian版本,使得几乎所有使用智能手机的用户都可以使用它。在iphone上,支持发送文字、图片和声音,Symbian版本现在还是测试版,只支持发送文字。
使用条件:
1、智能手机;
2、开通GPRS功能(建议使用包月套餐)或处于3G、WIFI环境下;
3、双方均安装了本软件。
使用方法:
1、安装软件到手机
2、启用软件后输入手机号码验证
3、验证完成后软件会自动在通讯录中搜索并显示出已经使用whatsapp的联系人
完成
费用:
1、互发信息使用数据流量费用(建议使用包月套餐)
2、软件费用为$1.99/年。(apple app store上的价格是$0.99,不知是什么价格。)
优点:
1、直接通过电话号码互通信息,无需注册用户名以及添加好友
2、使用数据流量,无需支付短信费用,如果使用WIFI则完全免费
3、iphone版支持发送文字、图片、声音等,Nokia仅支持发送文字信息
缺点:
1、需要双方均安装软件
2、软件本身并不免费
我觉得这是一个适合熟人之间使用的手机软件, 如果双方本身就互在对方通讯录上,则完全可以取代短信和其它IM软件。
听说还有个软件Viber被称为电话版的whatsapp,但目前只有iphone版。
天下本无事
也许许多年以后,12月9日过后就是12月11日,就象6月3日过后就是6月5日一样。
在twitter上看诺奖的颁奖直播,感觉还好,并没有什么激动的心情,更不会如推上某些人那样流泪,毕竟在表面上这些东西离我的生活还有点距离。不过,这一过程倒是坚定了我以前的一个想法,那就是避免一切仪式感强烈的事物和场所,那真的会让人失去冷静。
本来12月10号对我来说是再普通不过的一天,墙提醒我,这一天有一个被关在监狱里的中国人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愚不可及,莫过于此。
2010年12月7日星期二
所谓之一
所谓伪善:
RT @olddog1st RT @zhmeadow: 谁,请问是谁出泥鳅通下水道(不是马桶)的方法?刚才特地买了四条泥鳅放下去,结果更堵了,如果用通渠剂的话,估计要害死泥鳅,天啊, ... 估计要害死泥鳅,天啊,怎么办. July 30 from Twitter
这条推很早了,按搜索到的结果看也是在7月底。我对当时看到这条推时产生的震惊记忆犹新,这也是我产生写下来的念头的源动力。我并不认识这个发推的人,也不记得是不是上面出现的这两个名字之一。实话实说,我首先不会选择这种方法来做,其次如果我真的做了,就不会去在乎泥鳅的死活,断然不会出现本推中的纠结。所谓伪善,此推为最。
所谓一厢情愿:
RT @geekinmedia 转@酱里个酱:【送红中】原江苏省组织部长王国生调任湖北省长。替换曾于今年两会期间呵斥记者并夺其录音笔的的原省长李鸿忠。今天的任职变动,我看作是当局对民意的滞后反馈。 6:16 PM Dec 5th via 敏感词
这是前天的推,所以印象比较深刻。我之所以会Unfo北风,最根本原因就在于他对于一个明显与自己理念不同的个人或群体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并以此幻想为基础去表达感情。事实是李鸿忠当省委书记,升官了。所谓一厢情愿,此推可为例证。(后来geekinmedia发推表示不再认可所转帖的内容)
最近
三国杀玩到一个新境界,对于那些污言秽语的玩家已经可以做到无视。不过对这个游戏的兴趣也越来越小,虽然自己仍然只是个新手。
twitter上倒是又找到了几个好玩的人,上次提到的virushuo就是其中之一,大部分的推都能保证质量。我算是不个不爱说话的人,不过有时候看到一些推文,我还是忍不住想说点什么,不过都忍住了,有机会整理一下在博客上说说吧。
美剧进入冬歇期了吗?好多剧都停播。不过也好,我正好可以把一些剧集补起来,象Boardwalk empire,我到现在还是只看了半集。
昨天忽然想起来考虑一下下一部手机用什么,了解了一些Android手机的基本知识,立刻就能看中的手机果然是最贵的手机。
最近在重读基度山伯爵,我认为这可以算一本我一定会推荐的书。有空再写详细的。
在网上找到了小布什的回忆录,决策时刻,不过是英文版,我现在正在借助词典慢慢地读,真的很慢,大概一两个小时读一页就不错。就当是培养阅读英文书的习惯吧。
回头一看,每一段都少于140字,我还是少看点儿twitter吧。哈哈!
2010年12月1日星期三
关于土豆燉牛肉的补充
首先是调味,按菜谱用的是酱油、糖和酒,酒想来是去腥味的,所以多点少点无所谓,酱油加上去颜色就变深,弄得我不敢多加,糖也只放了一点点,另外我总觉得不放心,还是洒了一点盐上去。
最困惑我的地方仍然是功率,我查了一下,家里的微波炉的功率是800W,按菜谱所说500W的要求,我采用了中高火这个档位(80%),换算过来是480W,我加热的时间是11分钟,结果第一次加热后有些胡萝卜明显还是生的。本来我的信心就不足,此时更有点慌乱。于是改为高火即800W再加热5分钟,老婆后来又以同样功率加热了3分钟,这次看起来全都熟了。再搅拌一下用余热入味。
做完以后,老婆尝了尝,告诉我熟是熟了,就是味道特别淡,牛肉的味道还有一点点味,胡萝卜和土豆完全没有。这个菜中午就没有吃。
晚饭的时候把菜回锅了一下,加了点盐,果然就很好吃了。我特别喜欢这种弄得烂烂的菜。
下次要注意的地方:1、调味料要放足,毕竟是全部的味道都在这里;2、牛肉切块要再小一点儿;3、加热的时间和功率还要再试;4、余热加热是微波炉做菜的特色之一,不要太计较半成品的模样。
一点体会:不太会做菜的人来讨论菜谱实在是件不太靠谱的事儿。
2010年11月30日星期二
Human Target S02前两集观感
如果美剧再写不出好的连续剧,那么把系列剧做好也很好。Human target本身是从科幻漫画改编,但是基本上去除了科幻元素,改成了动作戏。所以本剧在逻辑完整而又略有曲折的简单故事情节之上,加上漂亮的画面和精彩的打斗,这部剧成为了最适合休闲的轻松剧集。
我想到了另一部我放弃了的剧集-burn notice,其实定位也差不多,那个剧情更简单,简直就是一部真人版的漫画。
不过,从前两集的收视率来看,本剧有点危险,本季只预定了13集,而非完整的22集。所以在收视率主宰一切的商业竞争下,这部剧能走多远还是个未知数。就我个人来说,我还是蛮喜欢的。
仅针对自己的生活态度
在医院呆了一个晚上,所见所闻,心下不禁感到有些悲凉。这家医院的急诊大厅已被改造成了留观大厅,摆满了病床,几乎全是老人。这是一家我常去的医院,自从这里改成留观大厅后几乎就没有空过,人多的时候连走廊里都睡满了人。我的这个晚上也是在走廊上。旁边一张床上是一位插着氧气管的老人,陪护的不知是亲戚还是护工。老人的耳朵似乎不灵,意识也不是很清楚。早上大约4、5点的时候,陪护的人给她擦身子。都已经是那样的老人了,翻身自然极为不便,这陪护者便大声呵斥,尖锐的声音在大厅里回荡,显得极为刺耳。忽然地我就想起一句老话:久病床前无孝子。
我以前说过:我对其它的事情很消极,但对于死亡这件事上反倒乐观得很。我想:如果我老了,病得不能动了或身体残疾了,成了子女的拖累了,或者病得很痛苦,我就选择安乐死。如果安乐死不合法,那就别治了,病死算了。死固然可怕,但生也并非那么可恋。给自己一点尊严,也给家人一点生活上的自由和轻松。
上一次看陈志武写的《金融的逻辑》,其中讲到中国人养儿防老的观念其实是一种金融意识,即将子女当作未来的经济来源,跟家庭观念或中国人所谓的孝道没太大关系,而仅仅是金融落后的环境下经济意识的理性选择。在金融产品日渐发达的未来,父母对子女的这种依赖越少,家庭关系就越薄弱,这并非人心不古,同样也是经济意识的理性选择(例如西方国家子女的独立和与父母间的疏离)。就我看来,这很有道理,我也完全能够接受。
所以我心里早想好了,不拒绝以后老了去住养老院。当然我会很期望和子女生活在一起,但如果这种愿望成了子女生活的阻碍,我想我就应该克制一下这种愿望。
不知道我老了以后还会不会是这种观点。
2010年11月17日星期三
【一分钟科普】为什么小朋友走路会更容易感觉累?
原作者:
来源【一分钟科普】Why Walking Weakens Wee Ones
译者peggy_yang89
假如你曾经带着一个精疲力尽的小朋友逛超市,你就会知道什么是“举步维艰”。科学家称他们得知了其中的缘由。研究结果刊登在实验生物周刊上。
体格庞大的动物与娇小的动物相比,即使在休息的过程中,也会消耗更少的能量。但是,他们在运动过程中又如何呢?研究人员征集了不同年龄不同身材的实验对象,从3英尺高的小朋友到6英尺的成年人。实验对象利用踏步机记录所走的长度,科学家则测量他们的步幅长度以及新陈代谢的程度。
科学家发现,无论研究对象身高多少,他们走路的方式是一样的。假如将一个5岁的孩子放大到6.5英尺高,放大后的的孩子可能就会像个成年人那样行走。
而且,不同身高的散步者每一步所消耗的能量是一样的。这就意味着身材高大的人不会因此而节省能量。他们消耗的能量少只是因为他们走相同的长度迈了更少的步子。这就意味着対于一些人来说,在公园里散步未必是一次散步。
添加新评论
相关文章:
走路的经济账
漫天空想不会快乐
【科学60秒】专注让你更快乐
“白日梦”削减幸福感
【一分钟科普】做白日梦会减少快乐
"
微波炉菜谱之烤地瓜
1、准备材料:
地瓜、烹饪纸、非盘子类的容器(如碗)
2、事前准备:
- 连皮一起洗干净(不可省略,因为要用湿地瓜烤)
- 用烹饪纸把湿地瓜卷起,两端折起卷上
放在碗上
4、功率和时间
以解冻功能(注意是解冻而非加热)加热,每100克用6分钟时间,200克12分钟,300克18分钟以此类推
5、后续工作:
无
结束!
说明:本菜谱内容均来自日本综艺节目生活点子王。
补充说明:关于功率部分字幕上的日文原文似乎是指用500W功率的微波炉的解冻功能,是不是功率不同的微波炉对应该的解冻功能的功率也不同?
微波炉菜谱之炸鸡块
鸡肉、酒、盐、??、太白粉、色拉油、烹饪纸、叉子
2、事前准备:
- 用叉子在鸡块上戳几个洞以避免鸡皮收缩
- 把鸡切成小块后放入由酒、盐和??调成的汁里醃15分钟
- 把鸡块上的水擦干后沾上薄薄地一层太白粉
- 用小匙将色拉油抹在鸡皮上
鸡皮向上,把鸡块放在铺了烹饪纸的盘子四周(非中心位置)
4、功率和时间:
500W加热7分钟
5、后续工作:
无
结束。
说明:本菜谱内容均来自日本综艺节目生活点子王。
补充说明:??是调料中的一种,没有字幕我不知道是什么,应该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吧。
一点小小的惊讶
昨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才知道,原来我在twitter上fo的一毛不拔就是贝志诚啊~心下觉得怪怪的。
头一次知道贝志诚这个名字是因为天涯论坛上的一个帖子,是关于清华女生朱令铊中毒的。我看到的已经是转帖,所以完全不记得发帖者是谁。在同情朱令遭遇的同时,又对帖子中对孙维毫无证据地指责感到震惊。对提出这种指责的贝志诚当然毫无好感。后来网易还搞了一个网上对话,我当时就在聊天室里。昨天又看了一次对这次对话的相关报道,仍然觉得,贝在对话中充满了不负责任的猜测和逃避。事实证明,即使是那些贝在对话中提到的要提交给公安机关的所谓证据最终也不了了之。经历那次事件之后,我总觉得不再存在“中国会不会再次发生文革”这样的问题了,而是只要有可能,任何事件都可以以文革式的方式进行。
昨天顺便搜了一下关于他的其它八卦,以八卦上的资料来看,这就是中国的bill gates嘛,同样是上了全国最好的大学,同样是中途缀学创业成功。当然,如果关于他背景的八卦是真实的话,那么就是个有中国特色的成功创业人士了。呵呵,不多说。
话说回来,twitter上的一毛不拔发的推的确有质有量,范围极广,算是有趣的人和有趣的推。我当然不会因为知道他是谁而unfo之。八卦之后可以印证此人不是貌似而是真的有钱,加上他的背景(如果真实),有人向他撒撒娇是一点儿也不奇怪了。
(我是不是应该专门开个八卦类的标签?)
美剧观感及消息
TBBT、Lie to me、the mentalist每一集都在看,有时候是集中起来看。均保持了原有的水准,只是lie to me的节奏有点跳跃,我每一集看到后半部都觉得有点迷糊。相对来说,the mentalist就好看很多。而TBBT的每一集都让我觉得“怎么这么短?没看够!”
我还下了一部叫boardwalk empire的剧集,看了第一集的前半段就被打断了。看故事背景是讲美国禁酒令期间发生的故事,据说象电视版的美国往事。
我上一季很喜欢的剧集Human target本周要回归了,我很喜欢这部动作戏。
看到一个不幸的消息,Rubicon被取消了!不会再有第2季!唉!是的,它的节奏是显得有点慢,但如果连起来看就还好。难道连续剧真的无法生存吗?
2010年11月15日星期一
三国杀终体验
1、现在的网页游戏居然还搞出客户端来,一个安装文件动不动100多M,哪怕是桌面网页版也有10几M,那我每天打开页面时下载的游戏有多大?好像也就是一闪而过嘛。
2、玩游戏特别是网络游戏,又不是输房子输地,至于逃跑吗?我最讨厌的就是那种上来拿了牌后就显示离开或逃跑的人,没品!
3、以我这样懒惰的个性玩不好复杂的游戏,在身份上我最喜欢当反贼,特别是坐主公旁边的反贼,直接下手开杀!不跳反的贼不是好贼,哈哈!最不喜欢做主公,真累呀~杀完这个杀那个,内奸和忠臣倒差不多,内奸的挑战性更强,精神好的时候赢下来很有成就感。
4、从武将上说我最不喜欢用司马懿,每次判定的时候好累,必须熟悉全部判定规则才行。最喜欢用张飞当反,杀杀杀杀...实在是杀不动了~
5、一点点小心得:8人局的三国杀就是要快速跳反,集中优势火力争取在一两轮结束战斗。我看过至少两次在前四人可以结束战斗的情况,可惜两次都没把握好,结果到了第二轮才杀掉主公。所以跳忠也很重要,我有一次当主公的悲惨遭遇就是:内装反,忠装内,结果完全没人管我,两轮结束战斗。
玩了这么多天,好多美剧都没来得及看。补课去!
2010年11月12日星期五
2010年11月9日星期二
宝宝语录1109
宝宝最爱妈妈,每天都盼着妈妈早点回来陪她玩。可是妈妈上班的地方很远,下班时间又晚,回到家都7点多了。有一天,宝宝不开心了,对爸爸说:“等妈妈回来,爸爸批评妈妈!”
“好!”
妈妈回来了,爸爸开始批评妈妈:“你怎么回来得这么晚呀~宝宝等你等了好久哦~...”就在这个时候,宝宝忽然开口说道:
“老婆辛苦啦!”
哦~原来是要这样批评妈妈呀~!
2010年11月8日星期一
2010年11月7日星期日
2010年11月4日星期四
话题1104
1、一个是能聊天的病毒,一个是能杀毒的木马。
2、腾讯如果不掀用户的裙子,如何知道用户穿了360的内裤?
3、传昨晚腾讯服务器受到360攻击,但由于腾讯安装了360软件,所以没有受到损害。
4、传腾讯为360特意留了一个QQ号:360941250。
还有很多调戏腾讯体公告的,不能一一摘录。另外,twitter上永远不乏把任何事情都与政治、民主、言论自由和多党制联系起来并高谈“影响”与“意义”的嘴力劳动者和口头革命家,你们是有多爱上政治课?
三国杀再体验
昨晚达成了4连胜,有一次4人局很险,我做内奸,选了一个谁忘记了。主公是孙权,杀到最后是主内单挑,我基本上已经放弃,因为那时孙权满血,我只有2血1手牌,每回合都被杀一下,然后摸桃来补(运气好!),不知孙权怎么想的,居然放出个闪电,在我苦苦支持了几轮后,杀了孙权1血,然后孙权闪电生效!哈哈!我险胜,主公被忠臣大骂。
另一局就是超强人物吕蒙了,我也是内奸,每回合克己,有人杀我就闪,有人拆或顺我就放无懈可击,保持满血,到最后又成主内单挑,主公还是孙权。我一直克已到手上有10几张牌,且全都不装备,一度拿到了2张连弩,最后拿了4个杀,杀掉了2桃2血的孙权。
失败的一局中也是用吕蒙,结果前面着急出手,结果成了砍杀目标,即使用克已也攒不上牌,中途被杀。以后拿吕蒙就不出牌得了,到最后应该可以横扫。在我看来,克已简直就是个BUG。
好玩好玩!
2010年11月3日星期三
背后莫论人非之反面典型
我twitter上fo的人并不多,fo人的主要标准只有一条,有趣。所以我偶尔看到锐推榜上的一条好玩的推,我也会去fo,只是这样人的太少;其次的标准是我大概听说过此人,fo来看一看;再次的标准是热门人物,如空姐,不fo对不起人。
所以真正意义上凭推文让我fo而且一直水准不错的只有一个,叫一毛不拔。最近有一个叫阿泰的,我看了看他(她?)的推也蛮有趣的。象这样数量和质量都保持在一个高水准的真的不多。看一毛不拔与别人的推,形像上似乎很有钱,其人也很平和,大家与之的关系都非常融洽,几乎没见到有吵架或争论的。偶尔有些人(男的)与他的对话推象是在撒娇,给我的感觉类似贾宝玉和贾府清客的对话。阿泰似乎在广州,只是我才fo没一两天,不好多说。
Unfo的人有好几个,和菜头这样的就不说了。有一个叫鹅老大,当初fo的原因是他发新闻推狂多,时间长了我似乎就觉得这个名字很熟,算是符合第二条标准。Unfo的原因是除了新闻推之外的推内容乏味,学人骂方舟子,又没有本事说出个所以然来,我讨厌这样的人。另一个是北风,我以前在牛博上看到他的博客,算是不错,也是第二条标准。Unfo的原因是前一段时间温家宝到处表演政改秀的时候,北风对此极其狂热,评价极高,言语已经达到肉麻的程度。我当时看他的推,不知怎么心中老想起一句老话:“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或许热衷于讨论政治话题的人心中都有这样的想法,只是选择的队伍不同吧。
热门人物除了空姐之外还有Gravity的作者,虽然我对他们的推一般都略过。象艾未未这样的人物我反倒没fo,虽然我很尊敬他。今天看到一篇霍炬写的与张书记吵架的解释文章,觉得这个人算不错,心态平和,说话有理有据,决定fo了。
BTW:政治推我真的不喜欢。
三国杀初体验
到底是新手,真玩起来和看攻略和资料时完全不一样。不过好在一起玩的也全是新手,总有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发生,我既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也看到了别人的不足。我看到的新手不足主要有几个方面:一个是2号位反贼不杀主公,直接去杀3号位身份不明的人,结果此人也是反贼,两人自相残杀;第二个是忠臣完全不出手,我的忠臣赵云在两个反贼的下手都不去杀反贼,始终自保,结果失败;还有一个是内奸帮反贼杀主公,有一局主内反,内奸拼命杀主公,结果被反贼利用获胜;最后还有一个是在主忠内局时不搞平衡,一个个单挑,而且我明明帮了主公很多次,在被主公杀的时候也不反击,主公还要继续杀,结果丢了全部手牌和装备,好在那一把最后赢了。
最痛苦的是3人局,主内反,我玩过一次,还没轮到我出就挂了,没意思。
据说三国杀的主要关键在于座位和角色,二者既定,游戏结局已经决定了60%。我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办法完全理解这一点。所以,每次选角色时完全看自己熟悉哪个。所以常出现当忠臣时选了黄月英,结果被主公狂杀的局面。(当然,一定会有高手说也不是不能选。)
现在的一点点小心得是,如果我是主公,我一般都选孙权,开局前半部分按兵不动,到后期凭实力杀。而且孙权的牌数比生命值重要,我昨天晚上的一局说明了这一点:我弃了两张牌保命,结果连续被杀,手牌始终为1、2张,被动不已。
游戏操作也不明白,有时装备了丈八蛇矛却不知如何激活使用。还有一点角色的技能我还没搞清楚,结果当反贼时选了刘备,啥技能也没用。选张辽在只有最后一人时还使用突袭,结果只摸了一张牌。人物太多。我只能开两个网页,一个游戏,另一个开资料看介绍,现学现卖。
8人局的可能更复杂,我先再看看资料,慢慢玩好5人局的吧。
BTW:看了背景资料才知道,原来三国杀并非原创,是根据Bang!这个游戏改编而来的,当然啦,改得也算不错了。
2010年11月2日星期二
打算收集微波炉菜谱
如我以前所说,我绝对不会是第一个有这种想法的人。但是上网找了一下,发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大部分微波炉菜谱缺乏了两个很重要的元素:一个是菜的摆法,因为微波炉的特点不同,有时候菜的摆放是做菜效果的关键点,大部分菜谱都没有提及;另一个是功率,许多菜谱只说时间,不说功率,有的以高火中火代替。还是日本人做事仔细,节目中提及的菜谱全是500W功率。这样就清楚明白多了。
我想以后收集的微波炉菜谱以下列格式记录:
1、准备的材料:
2、事前准备的步骤:
3、摆放方法:
4、功率和时间:
5、后续工作。
2010年10月27日星期三
Wi-Fi Direct设备获产品认证(ZT)
2010年10月26日星期二
Big brother S12
不知是剪辑的缘故还是真的如此,这个游戏里,大家好像不急着结成联盟,而且联盟似乎也特别松散,一会儿势不两立,一会儿携手对敌,甚至有直接公开闹翻的。也有可能是因为空间狭窄,就算是想结盟也困难重重。
不过这里生活条件真是好啊,看惯了survivor们捕鱼捞虾摘椰子,看惯了racer们东跑西颠,参加这个游戏至少在生活上是衣食无忧了。
感觉参赛者也笨笨的,有一集有一个否决权的争夺是6个人铐在类似中国的枷的道具里,手里拿一个箱子,谁松手放下箱子的时候与1小时最接近且不超过即获胜。6个人当中,2人是被提名淘汰者,1名房主,另3人由抽签选出。这一集很巧,房主抽中了最亲密的盟友,另外两人算是新盟友,这4个人都希望保持淘汰者名单不变,照说否决权决不可能旁落,一个最简单的策略就是一个盯一个,房主和最亲密盟友分别盯住两个被提名者,只要分别跟随她们落下箱子即可,这样除非她们正好是在1小时落下,否则必定拿不到否决权。这个方法都没人想到,都冲着1小时去,结果让被提名者之一拿到否决权。
刻录全部影像
本想使用附带的软件制作,运行起来之后发现速度极慢,我试了许久才发现它不能连续刻录,每次得准备好一张盘的容量,再进行转换。后来我实在无法忍受,把所有MOD格式的文件直接更改后缀名为MPG,采用数据刻录的方式进行,每张盘大约15分钟即可刻好,算了,就当是数据保存了,如何方便地在DVD机上播放以后再说吧。
弄完之后照说该把摄像机里清空,可我真的舍不得。里面绝大多数是宝宝的影像,看着这几年来拍下的视频和照片,就象是回顾宝宝的成长过程,从生下来的一点点小,到抱在手里沉甸甸,再到满地跑,玩玩具,真是开心极了,这样的影像怎么舍得删掉呢?
2010年10月22日星期五
一集有趣的整人节目
象开心辞典这种猜谜节目大家一定见得多了吧,日本也不例外,有段时间大概有2、30个同类节目。我看了一集男女纠察队,以猜谜节目为形式搞了个整人节目--你的良心值多少钱?节目花了300万搭了新布景,请了许多许多的现场观众,再邀请两位主持人,为的就是整一个人。节目请他来录新猜谜节目的第一集。在休息室准备时,假装工作人员失误,将写有答案的脚本交给了他。观察他是否会作弊,又会作弊到什么程度。
果然,他看到答案时一开始先是一愣,确认的确是答案后赶紧开始背答案。男女纠察队为了让他好记,特地将答案编为ABCABCABC(一共9题)。然后节目开始,全场只有两位主持人知道这是整人节目,所以气氛很HIGH。正式上场后,果然此人毫不客气,一路过关,这里他的主要精力一是放在确定到第几题了(可见上场的人真的很紧张),二是如何给自己选出正确答案以合理解释,那些题目真的超难!最搞笑的是他有一题实在找不出理由,于是选择场外求助打给好朋友,殊不知他好朋友也是整人者之一,故意给了他一个错误的理由,而且声称是在别的猜谜节目上看到的正确答案。他当然知道这是错误答案,可怎么办呢?于是他硬拗到正确答案上,继续过关答案。终于到了最后一题,9选1,给了他4次机会,第1次答对,得1000万,第2次答对得500万,第3次答对,得200万,第4次答对给100万,答错则把100万分给现场观众。从理论上说,这是他良心发现的最后一次机会。他可以故意答错,最后把奖金让出。终于...
他没有要1000万...(故意答错)
也没有要500万...(再次故意答错)
他要了200万!!整人计划正式开始,在主持人宣布他答对后,底下的工作人员开始交头接耳,并向制作人说些什么。然后制作人宣布暂停,跟工作人员又讨论了一会儿才宣布继续录影。全部录完后,此人拿着200万下来,立刻被制作人拦住,指责他作弊,并从他手中夺回200万(真的是夺回,他的样子既尴尬又舍不得)。正当他结结巴巴地解释时,男女纠察队主持人出场,宣布整人计划!
这一集让我看得很欢乐!
2010年10月21日星期四
读书未完成两本
按中国的传统观念死者为大,对于一个已经去世的人不应再说什么,至少不能说坏话或不中听的话。但我就书论书,看了前35节,有些看法不吐不快。按书中的说法,其人的爱好是研究哲学,他也是主体思想的创建人,书中反复提及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言语间颇为自负,反映了知识分子的清高与自傲。这个无所谓,有才的人有资格狂放甚至狂妄一点。
前35节主要是讲述他的成长历程。以书中的描述来看,他专心研究哲学,先后到日本和苏联留学,回国以后在平壤当老师,然后忽然就当上了学校的官,与金日成(原名金成柱)挂上了关系,他专心治学,却官运亨通。在书中看来,他只是在这里呆几个学研究哲学,在那里呆几个学研究马列主义,这官儿却越做越大,居然最后就当到了会议议长(以我的理解应该相当于人大的委员长吧)。我对此经历表示怀疑。以书中的描述,朝鲜不仅是一个极权政权,还是一个家族政权,其政治人物说明大多起头为XXX,金日成的什么什么亲戚(堂兄弟、妹夫、小舅子等),其内部夺权斗争和中国历朝争太子争皇位没什么区别,可谓残酷,可谓无所不用其极。以我的理解,在这样一个极权政权下,不表忠心不积极投靠,置身事外,本身就是一件危险的事,居然还能不求官而官自来,官高至权力核心,这简直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以我的猜测,如果译言的译者没有删减的话,要么就是此人年纪大了有些事情忘记了,要么就是故意隐瞒不说。
抛开这些不谈,书中对朝鲜金日成政权的发展的描述倒是很透彻。读全球通史时我就有一个体会:任何历史事件都有其根源,而一旦根源形成,其结果必将发生。在本书中也有所反映。书中提及,金日成和金正日都是权力欲望极强而又极有政治手腕的人,金日成原本在政权中也不过是与其它人分庭抗礼的人物之一,只是他擅长利用政治时机,先后清除党内的苏联派和延安派,最后清除游击派(即嫡系)达到大权独揽。其中顺带谈到中国的文革,也是这个思路,毛之所以发动文革,只是因为当时几乎要失去权力,文革只是重新夺回权力的手段而已。书中描述金正日获取金日成好感的手段,象极了中国历史上的某一位太子(曹丕?),他最终也的确战胜其叔叔(金英柱)成功上位。(其叔被流放。)
看这本书有点象在看中国的历史书。
另外开始再次重看《通往奴役之路》,之前看了几次都半途而废。这次我看仔细一点,慢慢来吧。现在看到第4章。
2010年10月18日星期一
话题1018
twitter的嘴力劳动者和职业革命家们也没闲着,纷纷就此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强调、指出、“决定了”、“预示着”、“必将”,大谈“作用”和“意义”,高屋建瓴、口沫横飞。一群阿Q。
哦,对了,前几天有个什么小月月的爆火,连TBBT的字幕组都写了进去,这正是我最讨厌的翻译方式。我看了一下那个帖子,实在是读不下去,不是说我有多反三俗,纯粹是楼主的帖子写得不好玩。
昨天没事看了一下CCTV12的我建议,正是讲南京彭宇案的后果。请了上海大学的顾骏,此人经常出现在大声说。他笑嘻嘻地提了一个明显不现实的建议,内容是什么我就不说了。我猜想要么他是在说反话,要么就只是按剧本演出。我去找个专家咨询一下。
The Event前4集
我觉得这个故事完全不用外星人这个设定,采用政治阴谋也能完成,况且把外星人搞得和地球人长得一样,还永远不老,剧组是穷到什么地步了?拍摄手法上,上一集男主角和女特工进屋那场戏手法太老套了吧?和Prison Break第2季的某一集里几乎一样。都是屋内与屋外的动作来回切换,音乐紧张,最后开门时才知道是两个不同的场景。
科幻剧里设计一个打死我也不说的人物,有利有弊,好处是可以拖剧情,简单的事可以写好几集,比写一场误会容易,坏处就是容易出现逻辑矛盾、难以自圆其说。几乎每一部剧集都是如此,象Heroes就是写进了死胡同,不知道这部剧会如何。
2010年10月12日星期二
用得最多的手机软件
现在我的N81上除去原有的程序,装了25个软件。用得最多的几个软件是:
1、Gravity v1.30.6375:twitter客户端,可惜我周围的人没有一个用twitter的,交流功能完全用不上,所以就只当谣言中心用了。
2、google maps:其实凡是S60上能用的google产品我都装了,用得最多的还是Google Maps,我才知道原来有中国版和国际版之分,但中国版现在只出到v3.3,好像不支持纵横。现在我对maps的期待就是能早日支持Buzz,当然,我周围的人也没有一个用Buzz的,错了,我周围好像没有用Google产品的人,许多有趣的功能都无法体验。
3、ibook阅读星 v1.10:个人认为最好用的读书软件,自从熊猫读书坚持要添加联网之后我转用了这个,除非它也要联网或收费,否则我不用再费心去找其它的读书软件了。对了,我基本上只看TXT格式的书,所以它到底支持哪些格式我也不知道。
4、爱短信 v1.03公众版,比自带的界面漂亮点儿,而且我喜欢按收件人将短信分组,这样方便查找。
5、Projekt、Voxtrack,两个软件对我来说都是个记事本软件,前者打字,后者录音。iphone上好像有个可以多功能的记事软件,除了打字录音,还可以拍照片呢,这就是差距!
6、Skype、MSN和QQ,原来还有Nimbuzz和Fring,后来都删掉了,都用的不多,偶尔。
简而言之,我的手机除了打电话发短信之外,就是看书、twitter和地图三大功能。似乎也够用了,但是如果我要换的话,很想尝试一下iphone或Android手机,再用Nokia的可能性不大。
2010年10月11日星期一
2010年10月9日星期六
英国《新人文主义》:谎言、该死的谎言和中国科学(ZT)
◇◇新语丝(www.xys.org)(xys4.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 谎言、该死的谎言和中国科学 记者:Sam Greall 英国《新人文主义》2010年9/10月合刊 (ziren翻译) 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在成为一个科技大国,但是谁来检验有关的种种事实呢? Sam Geall寻找中国科学警察 “好人的标准是什么?”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王缉思在7月份举行的 一场毕业典礼上这样问。他给出的答案是:“当学生不考场作弊,当学者不抄袭 剽窃,当包工头不偷工减料,当商人不卖假冒伪劣产品,当官员不贪污腐败。” 你也许会认为这些都是天经地义的,尤其又是在毕业典礼这种场合。但事实上王 是勇敢地道出了那些几乎每天都会出现在中国媒体上的问题。在中国,既存在坚 定维护学术和科学的价值的人,又有通过散播伪科学升官发财的人。他们之间进 行着一场持续的斗争,无疑王缉思表明了他的立场。 在过去的两个月里,有两个名字频频在报纸、杂志、电视和微博上亮相:张 悟本和唐骏。回顾他们的命运起伏,我们也许能够体会到这场斗争的规模和波及 的范围。 张悟本是一位北京的食疗专家,今年47岁。他最为人知的主张就是《把吃出 来的病吃回去》一书中说的每天吃一斤绿豆可以治疗糖尿病和近视,吃五斤就能 抗癌。他本人成为各类脱口秀的座上宾;而他的诊所更是火爆——300块一次每 次十分钟的咨询已经预约到2012年;病人等不及想插队的话,得掏5000块“加急 费”才能见这位健康神人一面。 但在绿豆的价格暴涨三倍之后公众对张悟本产生了抵触情绪——据说绿豆涨 价正是由于他的食疗方案风靡一时。更有传言说他囤积绿豆以期涨价牟利。之后 人们开始关注他的简历:张自称出自三代中医世家,反对使用常规西药,结果被 发现只是一名子承父业的下岗纺织工人。中国卫生部也否认他拥有在其网站上所 宣传的“高级营养师资格”。他位于鸟巢附近富丽堂皇的“悟本堂”也被城管认 定为非法建筑,遂即遭到拆除。 随后就是唐骏——顶着新华都总裁的光环,一度广受中国媒体的青睐,四处 鼓动人心。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不但夸赞他的“天才”,还生造出有中国特色的英 语词汇“破冰似的成功”来吹捧他。但此后他的信誉不断遭到公开的质疑。他自 称拥有的多项专利均查无实据。他自封的加州理工学院博士更是子虚乌有。实际 上他的所谓博士学位买自一所未经认证的“野鸡大学”,西太平洋大学。这倒给 他的自传《我的成功可以复制》增添了讽刺性的一笔。 这两起事件的共同之处是中国的科学理性的倡导者都发挥了作用,比如《财 经》杂志的科技编辑方玄昌和从生化学家转行的科普专栏作家方是民。后者是 《新语丝》的创始人和管理者,他的笔名方舟子更为人熟知。虽然屡遭屏蔽,但 《新语丝》作为一个监督性的网站仍然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方舟子有时也被称作“科学警察”——据他说新语丝网站已经曝光了900多 起学术腐败案件。正是由于他的调查才曝光了唐骏资质的问题。唐因此宣称将诉 方舟子诽谤,但这也不是方第一次面临类似的威胁。2006年方舟子将“刘子华用 八卦发现太阳系第十颗行星”斥之为毫无科学依据。尽管刘死了已经有14年了, 但其家属还是成功起诉了方,最后判他赔偿2万。 这起民事判决启发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宋振海发起请愿,要求从《科 普法》里删除“伪科学”的提法。他声称方舟子借用这个词扼杀了“基于中国传 统文化的科学创新”。虽然有150名传统理论和中医的支持者签名,请愿活动没 什么结果。虽然这种利用诽谤诉讼吹毛求疵,压制合法报道、争论的做法令人担 忧,其他针对中国理性主义者做出的举动却更令人震惊——转为愤怒、受迫害妄 想,直至暴力相向。 一个显著的例子发生在一位生猛的哲学家黎明身上。2006年他自称“在老子 和康德的共同指引下”找到了解决数学上的“四色问题”的新方法。(“四色问 题”是指可以证明在一幅地图上用不超过4种颜色填图,就可以使相邻的区域用 不同的颜色标记)方舟子对此表示怀疑,在其网站上发文指黎为狂人。黎则公开 回应提议进行“文明的生死对决”:如果“破解四色定理”失败,黎鸣先生愿按 照协议,文明地进行自杀;如果“破解四色定理”成功,方舟子先生愿按照协议, 文明地进行自杀。方对此一笑了之,称这既不科学也不人道。黎明未能“破解” 这个问题。 有些回应更加“不文明”。今年早些时候,方舟子和方玄昌一起参加一档有 关地震预测的电视辩论。在节目中一位中国地震局的官员信誓旦旦地提起能预测 地震的鹦鹉和凭耳鸣就预测地震的超能力——一个具有这种超能力的人宣称在今 年四月中国西北部玉树地震之前他感觉到耳鸣。任振球是一位支持传统“八卦” 理论的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退休人员。他不仅主张科学不能只建立在可重复的 实验之上,还指责这些科学活动家收了美国政府的钱来阻碍中国的创新。方是民 在他的博客中写道,节目录制之后任振球称他为卖国贼,还打了他一拳。 接下来就是有人企图谋杀方玄昌。6月24日晚10点左右方玄昌完成工作准备 回家。半小时后当他快到位于北京三环的公寓时突然感到后背受到一击,他起初 以为是被飞来的足球砸到了。他转过身去却发现两个壮实的矮个子男人手挥钢筋。 他试图跑开,而那两名男子紧随其后不断地用钢筋砸他的头和后背,他只好极力 保护自己。最后直到他跌跌撞撞地上了一辆出租车,两个打手才离开现场,此时 他的衣服已被鲜血浸透。当晚在北京海军总医院,医生缝合了方头后长达五厘米 的裂口。袭击他的人有职业杀手的身手,在四分钟内完成了了残暴的伏击,而且 对旁观的路人毫不在意。“他们的目的很清楚”,方玄昌在六月三十日的电邮中 告诉我:“当场打死我,或者让我无法及时赶到医院流血而死”。 为什么有人竟然企图杀害方玄昌?没人知道,似乎也少有人关心。一个多月 之后,袭击者依然逍遥法外,尽管《财经》也尽全力配合调查,尽管中国记协出 面参与。各种威胁不但没有任何收敛反倒接踵而来。方舟子七月二日在他的新浪 微博里说接到了一个恐吓电话:“这几天小心点,有人要整你了”。与对张悟本 和唐骏铺天盖地的报道相比,很少有媒体报道这次袭击:只有北京当地的报纸做 了简短的报道,却没有一家中国媒体发问:到底是谁想要袭击一位科学记者?对 中国的记者来说,这倒也不奇怪。相反,袭击发出的警告很明确:别掺乎,要么 下一个就是你。 但中国的揭假者们并没有因此沉默。如果见过方玄昌,就不会对此感到惊讶。 在他遇袭前一个月,我在北京金融区的一家别致的咖啡馆里第一次见到了这位37 岁的编辑。他身形厚实、强健,但谈吐轻快,语调坚定,旁人很难插话。他告诉 我他对丧失了的“五四”精神很感兴趣——20世纪早期的这场文化和政治运动, 倡导在科学和民主(当时被亲切地拟人化地尊为“赛先生”“德先生”)的启蒙 和指引下,批判性地思考和创新。“没多少人理解我们正在做的工作”,他说: “大多数中国人看待科学的态度是迷信的、惧怕的”。在精英阶层事情更加糟糕, 他说,他们把科学奉为抽象的教条,却没有掌握科学的方法。就科学的、批判性 的思考方面而言,方又说道:“中国人需要一场新的启蒙运动”。 官办杂志《科学新闻》的主编贾鹤鹏同意这一说法。他解释说:“在精英阶 层看来,科学是中国各种问题一了百了的解决办法,因此在中国获得了比其他任 何领域都高的地位。任何宣称是科学的东西就相当于好的东西。”目前中国领导 人的一个重要口号就是“科学发展观”,而政府每过一段时间就号召破除“迷 信”。他说,但这一切都与“基于证据的方法”或者“实证精神”毫无关系。在 如今的中国科学的困境正在此:“赛先生”也许是好的;但是独立的批判性的思 考无疑是坏的,或者像方玄昌所面对的——是有生命危险的。这使得科学上的持 异议者——也就是那些不将科学视为一种意识形态,而是倡导实验、讲证据的方 法的怀疑者;那些敢于批评各种不当行为的人——在走政治的钢丝绳。 王缉思教授在北京大学毕业典礼上进一步说:“国际排名,例如哪个国家排 第一,这不重要。”但这样的信息到不了那些一心想推动科学出成绩的官员耳朵 里。这种“不发表就完蛋”的氛围导致各大学设定不切实际的目标和意料之中的 剽窃泛滥。1月英国的《晶体学报(E)》,一份同行评议的国际科学期刊,宣布 由于编造数据,一次性撤消七十篇中国科学家发表的论文。三个月后,这份杂志 又宣布由于数据和不正确的原子识别问题,撤销了另外39篇论文,其中37篇全部 由中国的大学完成。位于新泽西森坦那瑞大学对旗下中国商学院项目作了一份评 估“揭示出大面积抄袭的证据;各种问题中仅抄袭一项就到了该立即开除违规学 生的地步”,之后便结束了该项目。《自然》杂志引用过的一篇中国政府的研究, 发现来自中国六家最高学术机构的六千多名科学家中约有三分之一承认他们曾经 有过“剽窃、篡改和编造”的行为。 但绝非只因强调数量就损害了中国科学的品质。论文发表层面弥漫着为人不 齿的偏见——显示重大发现迹象的研究备受尊崇,无明确结论的研究无人问津。 发表在《对照临床试验》上的一篇对1998年以来有关针灸研究的系统评论发现, 出自中国的临床试验无一例外地显示针灸有效。换句话说,全中国没有一篇发表 的试验表明某项针灸治疗无效。更糟糕的是,民族主义的情绪和保卫国粹的心态 让人们坚持那些已被否定的方法,这使得迷信在学政两界仍然大有市场。 我曾经受邀参加在在声名显赫的中国人民大学举行的一个讲座。主讲人,一 位戴眼镜穿白大褂的教授,居然把遗传修饰和麦田怪圈以及越南的青海无上师的 教义联系起来。但最富争议的、政府支持伪科学的例子还是地震预报,这也是中 国揭假者们关注的重点。(贾鹤鹏主编的杂志严正批评了这一做法。他还告诉我 在展览中国古人类学发现的里程碑——北京猿人的遗址博物馆里,竟然出现有关 中国地震预报成果的展示,使他大吃一惊。) 预测地震的种种举动——一般都是震后对某些现象的分析,比如动物的异常 行为;高级一点的手法包括观测地震模式和电磁场变化等等——在科学界已基本 被否定。《科学》杂志上一篇名为《地震无法预测》的评论总结说“把宝押在监 测地震前兆是极不明智的”。日本政府曾一度支持地政预测的研究,但1999年日 本首相的一个咨询机构却认为地震预测根本不现实,并主张转而研究防灾技术。 即便如此地震预测仍然是许多中国科学家和官员的孜孜以求的信仰,尤其是自 1975年2月4日的海城地震以来。中国的地震学家一直声称他们成功地预报了这次 地震,而随即的疏散避免了很多伤亡。 (海城地震发生的)文化大革命时代特别强调群众参与科学,当时流行一句 口号“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为了迎合文革的热情,中共宣称海城地 震的成功预报是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并且动员了10万业余地震学家和志愿者 参与地震预报。一份同情者的回忆描述了当时的情形:在沈阳一个志愿参与预报 的团每天都派人驻守在时钟周围监听扬声器里来自地下异动——通过电线连着埋 在地下通道中的麦克风。但在地震发生13年后,一份官方的出版物显示海城地震 中共有1328人死亡,16980人受伤。(科学家们之前声称极少数人死亡。)而且 主震之前约24小时内发生了一系列的强烈前震,这也很可能促使很多人自发逃离 住所,减轻了伤亡。 地震预报活动导致了很多假警报,一直到了上世纪90年代还时有出现:在 1996至1999年之间,约30余起不准确的预报使中国多座城市一度陷入停顿。(虽 然新疆地震局称在1997年成功地预报了一起发生在伽师县的地震。)更值得铭记 的是,中国科学家们没能预报出1976年破坏力巨大,导致24万人死亡的唐山大地 震。唐山大地震的悲剧非但没能降低地震预报的热度,反而被归罪为中国地震部 门的无能。尤其是官员们被指忽视了传说中的大自然的警示:包括黄鼠狼的迁徙 和不寻常地超量捕鱼。冯小刚最近的大片《唐山大地震》就以成群飞舞的蜻蜓开 篇,作为地震的自然征兆。显然,这些猜想分散了人们对防灾不利和救灾反应迟 缓的反思。以5.12汶川大地震为例,虽然全面的调查已经被阻止,调查真相的人 士如谭作人也被监禁,但很可能四川省的许多学校建筑质量如此低劣导致大量本 不应该发生的学生死亡。 不管目前的问题是有关地震、营养还是医疗,我们在今天的中国所见证的是: 科学,自二十世纪初被奉为中国发展的基石以来,不断地被意识形态、迷信、官 僚思维以及对不同意见的恐惧所干扰。这才是最让人害怕的情形。 随着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经济和地缘政治力量的时代,她的专制资本主义模 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崇拜者——从发展中国家的领导人到富裕国家的专栏作家。 中国对待诚实理性质询的态度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中国对待批判性思维的态度有 助于国家应对国际科学挑战,从流行病到气候变化,再到环境危机。我们只能希 望继续听到像方舟子和方玄昌这样的科学斗士勇敢地呼喊。 编辑更新——在本文付印之后,方舟子也在北京被袭,所幸只受轻微伤。
(以下为英文原文,略) (XYS20101007) ◇◇新语丝(www.xys.org)(xys4.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
"
话题1009
刘晓波是谁?每当我与人提起此人时,对方全是这个反应。是啊,刘晓波是谁呢?每个人对他的认识和评价都不同,就我来看,刘晓波是一个因言获罪的人。以我的认识,所有自由之中,言论自由是最基本的自由。没有任何人应该因为其政治言论而获罪。他发起签署08宪章,有一万多人签名,许多签名者被喝茶,而自己则被判入狱11年!一个以暴力革命建立起来的存在了60余年的政权,如果会因为几句谈论政治理想的言论而颠覆,这政权未免也太脆弱了吧?
其实我并不关心政治,甚至不关心社会民生,我极少谈论这些问题,肉食者谋之。但我一直坚信那句话: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是底线。
早上看到白虎头村血拆的twitter直播,晚上看到刘晓波获奖,在这样的国度里生活,我和我的同胞生存能力真强!
(本篇通篇都是敏感词,哈哈!)
2010年10月8日星期五
好用的语音搜索
昨天带宝宝出去玩,与老婆会合后准备找吃饭的地方。老婆大概记得附近有一家papajohn's,但不能肯定也不知方位。我打开google maps,先按0找到自己的位置,然后按通话键用语音搜索:棒约翰,不到10秒,地图上就显示出我所在位置最近的一家papajohn's。真是太神奇了!
我发现google的语音搜索的识别率非常非常高,有时候在家里玩手机上的google,我不算标准的普通话几乎可以全部识别。这次让我感到惊讶的一个原因就是,我当时在外面,周围有点吵,我说出三个字之后还在担心声音是否太小,结果就已经显示。
我越来越喜欢google的产品了!
2010年10月7日星期四
看了盗梦空间
电影非常符合我的要求,首先故事本身的逻辑非常圆满,每个层次之间的转换很清楚,并无冲突。其次讲故事的方法很好,片头的部分忽然开始又忽然结束,在我差不多忘掉时却在影片快结束时重新出现,让我恍然大悟全片的结构。这一手法在伯恩三部曲的第三部中出现过,将电影与第二部的结尾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再次,演员很棒,个性鲜明,最后特效做得很漂亮,我很喜欢。
看完之后的感觉是电影不错,但没有网络上吹的那么神。
2010年10月4日星期一
乡下人进城记(之六)
真是奇了,朋友遇到了过7次地铁才上去的经验,老婆也遇到了人多的情况,只有我,这个最讨厌人多的人,在香港居然一次类似情况也没遇到。
按行程,今天将返回乡下。我们早上退了房,将行李寄存,只带着宝宝车出门。老婆很想去看看星光大道,好。
天气很热,雨一停就出太阳。在香港,室内永远开着极强的空调,温度最高不超过25度,正是如此我们才能在电视上看到办公楼里的男男女女总是西装革履,风度翩翩。我们从地铁里出来要走大约十分钟才能到星光大道,一路之上觉得太阳好毒。
到了,迎面就是一尊香港电影金像奖的大金像,许多人围着照相。我们倒是觉得对面香港岛上的风景更好看,很清楚地可以看到中银大厦、会展中心。我试着找我们住的酒店,离得太远,只能辨出方位。
开始走星光大道,我惊讶地发现,周围的游客对于地面上的星完全视而不见。原来一开始的全是一些老演员,大部分名字都没听说过。到当代演员部分时,才有人开始与手印合照。最受欢迎的是两个人人,一个是梁朝伟,一群女生都把手按到星星上合影;另一个是李小龙,有一尊李小龙的塑像,许多人围着合影。李小龙塑像旁边的那颗星星完全无人理睬,都快被照相的人踩坏了。宝宝开始坐在车上东张西望,后来看到有人把手按在手印里照相,觉得好玩,也下来学。她按的第一个是张艾嘉,周围的人看着她的年纪和模样均觉得好玩,可再看看名字又觉得惊讶。其后她按的是周润发,发哥的手真大,哈哈!我注意到张学友、黎明和郭富城的星星在一块儿,离得很近,但好像没有看到刘德华的,他总不至于没有吧?
出来以后转过几个弯,我们来到香港太空馆,太空馆和艺术馆在一起,门前有许多摊位,我大致看了看,大约是香港为了保护一些手工艺创作而设置的。早上摆摊的人不多,有一位斯文的摊主很热情,他是做银饰品的,他拿了几个木头蘑菇递给宝宝玩,然后给我们讲解如何制作。以我的眼光来看,做得很漂亮。只是稍有点贵,象那样的蘑菇大约是90港币一个,还有其它更大件一点点的要160港币,不过真的很有特色。我们又转到另一个摊位,摊主应该是北方人,普通话说得很好,它的技艺是小塑像,可以按顾客的模样来做,东西很小,价格相对来说也不算贵,便宜的大约是15港币,贵的大约是40港币。我们给宝宝买了一个小猪。
之后进太空馆,看了一场球幕电影,宣传环保观念。我发现凡是这种类型的影视作品我都可以全部听懂,而且是每个字都能听懂。我后来打听,据说这种话叫香港白话。可我又有点怀疑,象周星星电影里说的话又叫什么话呢?我去查了WIKI也没有结果。
出来以后时间已经不早,再回酒店拿行李去罗湖口岸过关。我这次计算了一下时间,从进天后站到过罗湖口岸,全程大约需要100分钟。可能会有人想知道过关检查的情况,从深圳过香港,没有检查。从香港到深圳,会有类似机场和地铁的安检机,工作人员会选用抽查的方式对过关旅客进行检查。所以,如果想带些什么东西过来,可能有些人会建议谨慎一点,把电器的包装什么的都扔掉,也有些人会建议说没有必要,这些全看人品。说直白点,这就是没有规则,这就是灰色地带,这就是落后。而且我过关两次,也没有见过传说中的申报,不知道那些攻略里写的自用或代购的笔记本电脑过关是怎么一回事。算是从头到尾的乡下人吧。
回程的路上,我一直在回想这几天在香港的生活。这几天的生活轻松惬意,固然是因为是来休假,同时也是因为香港服务质量的稳定,无论到哪里,既不用担心交通问题,也不用担心吃饭的地点、价格和服务问题。对我这样的乡下人而言,香港的现代化所带来的便利与高质量,以前从未体会过。香港的服务人员的态度更是让我印象深刻。对我来说,有些差距真是不比不知道。例如会习惯性的高声说话,例如会习惯性地随时停下来处理自己的事情,哪怕正站在路中间或闸机口前,例如会不习惯付小费,例如会不习惯在价格上再加服务费,例如语言问题。
我喜欢香港。哪怕只是这样走马观花地游玩一番,也让我深深地喜欢上了这个地方。我一定要再来!
2010年10月3日星期日
The Amazing Race S17开始
刚看了今年的11对选手介绍,很难得的,我每一对都喜欢,唯一可能不那么喜欢的是那两个购物台女主持。我以前看这个节目,极不喜欢里面有明显年龄偏大或身体偏弱的选手组合,如60岁以上的夫妻俩,或残疾人,并不是我不喜欢他(她)们,我对这样的参赛者往往抱以充分的敬意。只是觉得这样的比赛对他(她)们来说不公平。相信获胜的队伍也不会以战胜这样的队伍为荣吧。
这次很好,11对选手至少从表面上看具有可比性。实力弱点儿的可能是最近重逢的母女队。
才看了10分钟左右而已。接着看吧!Go!
2010年10月1日星期五
TheEvent第二集
如果早知道是科幻剧,我可能连看都不会看。毕竟象Heroes和LOST这样的剧留下的负面印象太深。我发现美剧如果写科幻,一定会有这样的设定:必定有人好像什么都知道但就是啥也不说或说几句似乎很高深的话来搪塞,故弄玄虚的如LOST里的Ben,虚张声势的有Heroes里的做梦老太太。本剧里则有首领Sophia。上一集结尾还在对总统说我还有事没告诉你,这一集里就是打死我也不说了。
大概就写这些吧,晚了,明天要早起出游。累!
乡下人进城记(之五)
今天的雨实在很小,小得不算阻碍,于是我们一行人吃过早饭后决定出发去迪斯尼乐园。一路上大家都很开心,特别是坐在迪斯尼列车上的时候。真的是极有特色,到处都是米老鼠的形象。列车仍是香港地铁的特色,车多,人少,即使如此,可能是游客居多的缘故吧,上车时仍有人急着抢座位。
一下列车,便是一个极宽阔的通道,通道尽头是一个大喷泉,让人一下子就进入到了迪斯尼的世界里,其实这里根本就还没有进入园区。
检票时遇到了麻烦,老婆心疼我这几天没喝到酒,特意买了两听蓝带让我今天带上,检查里被查出,要么没收,要么花60港币去存,没办法,忍痛扔掉。此行香港,我和江老大一共只喝了两听啤酒,相比上海这边3、5元一瓶的价格,香港的啤酒实在是太贵了!
忘掉啤酒,进园游玩,因为检票我们错过了小火车,于是决定顺着走。天气不算好,人其实不多。但相比海洋公园,人算是很多的了。我们本想让小宝宝去和花粟鼠照相的,可惜宝宝最不喜欢的就是由人装扮的各种卡通形象,包括小丑。在前行的路上,只有老婆和一个我不知道是谁的穿了一身鲜艳黄色长裙的极漂亮的金发女郎合了一次影。
随后我们去小小世界,坐了一圈,宝宝提出再玩一次,反正人不多,于是老婆带着她和江老大一家重新排队进去,我在外面摆弄摄像机。
接下来是重头戏,米奇金奖音乐剧,我们开始排队,看得出,到迪斯尼来的大多是大陆游客,南腔北调的什么口音都有。我本想将音乐剧拍下来,但开场时有提示:“...请不要使用闪光灯拍照和摄像”,这里有歧义,到底是不让用闪光灯摄像呢还是不让摄像呢?后来想想,还是算了,专心看吧。音乐剧全程以粤语演出,我刚开始给老婆当翻译,她就告诉我有字幕的。原来全剧均配有中英文字幕,这样也好,不用交头接耳吵到旁人,虽然音乐声已经很吵。宝宝照例不喜欢,特别是又配上了极响的音乐,刚一开始她就吵着要走,老婆替她捂住耳朵,这样她才勉强坚持下去,其实过了一会,她就已经很有兴趣了。
剧的内容实际上是把迪斯尼出品的动画片中的经典人物和场景串起来,唱唱跳跳,可惜我的生活过于单调乏味,只有小时候看过米老鼠和唐老鸭,其它的如人猿泰山、新出的如花木兰都没看过。整场听下来只能是外行看热闹,算是好听好看。
出来以后正好是个餐厅,吃饭。到底人少,即使是正点吃饭也很顺利地买到食物,也能容易地找到座位,吃的时候也没有人站在旁边等。价格居然(我要用个居然!)和外面一样,不加价。
其后又去了小熊维尼的冒险世界,我特意问了工作人员宝宝可不可以看,工作人员字正腔圆地说了一句“老少咸宜”,不过也提示,其中有一小段有点黑。还好,宝宝出来以后再次要求再玩一次,可这里排队的实在太多,被我们拒绝。再四处转转,老婆的购物瘾终于无法克制,强烈要求我带着宝宝去坐旋转木马,她去买纪念品。呵呵~迪斯尼乐园的纪念品做得很漂亮,的确值得买。
出来之后正好看到围栏已经架好,原来是花车巡游开始了!我们两家赶紧找了个好位置,过了没一会儿,巨大的花车队伍就走了过来!这是全天最好看的表演!我后来在推特上说,金奖音乐剧可以打95分,花车巡游可以打120分!看着一个个卡通人物鲜活地载歌载舞,连宝宝都不禁拍手鼓掌!花车十分巨大,我拍摄的时候都有点后悔自己是不是站得太靠前了,到最后大家最熟悉的米奇米妮唐老鸭普鲁托和古飞出场,花车巡游达到高潮,所有人一起欢呼!我和我最爱的唐老鸭握了握手,哈哈!真是一个美妙的世界!
(刚才写到这里,不知按住了哪个键,直接退回到修改前一个帖子的界面,我一度以为本帖已经消失,吓死我了!自动保存真好!)
由于江老大急着回深圳,我们决定就此离开。一路上宝宝都在说,我还要来玩!
坐地铁时正是下班高峰期,我们有点奇怪,为什么今天是中秋节仍有许多人上班。这是我所见到的香港地铁换乘站里人最多的一次。江老大和我们回酒店拿行李后离开。据说,他们一家在某一站换乘里,等了7辆车才挤上去。我没有直观感受,所以对香港的印象一直保持在人不多这一点上。
晚上吃过饭,我哄宝宝睡觉,老婆去看大坑火龙,据说,今晚火龙除了在街区表演外,将首次前往维多利亚公园。
(未完待续)
山寨天线
这些都不重要。山寨本皮实耐用,满足了我看美剧玩CS的各种要求,唯一美中不足的是wifi信号接收不好。可怜我的房子不是自己装修的,唯一的一个网络接口在北面屋子的北面墙上,离地仅有50cm,无线路由器的信号勉强可以穿过一道墙,想到达卧室还要经过重重阻隔,大多数时候极为勉强的一格信号,其它时候则完全连接不上。
以前的我比较消极,解决不了就认了。现在的我很积极,充分认识到自己只是芸芸众生中的普通一员,凡我遇到的问题,绝不具备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唯一性,必有许多人遇到今后仍有人会遇到,必有许多人已经解决,而下一个一定是我。
果然,象我这样的人不在少数,大多数人都是因为无法更改路由器的位置而设法增强信号,象我这样的属于典型的小儿科,解决的问题是一套房间内信号增强,更有强者,解决的是数公里的信号传输,大多数使用的材料是空奶粉罐,据说一个极有创意的人用了铁漏勺。
那些数公里的信号传输问题目前离我甚远,还是先解决室内的问题吧,正合了"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古训。说来简单,大多数的解决方法是一个空易拉罐,剪掉一半后把它固定在路由器的天线上,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信号的反射,将从天线以360度发散出去的信号归向一个方向,从而增强这一片区域的信号。
以上的解决方法是2008年以前的普遍方法,时代在进步,即使是DIY也不例外。根据这一原理,只有是能反射信号的都可以用来做天线,如最常见的锡箔纸,烟盒里有,袋装奶粉也有,烧烤材料里也有。我用一张烟盒里的锡纸竖成半圆围住天线,卧室里的信号就明显加强了!即使关上房门,最少也能保持两格以上的信号,人品好时可以达到4格。
精益求精的人永远都有,一位台湾网友设计了一个精致的图样,将之打印在A4纸上,按图剪下开口,并加以组合,就是一个可以挂在天线上的增强天线。除解决信号增强问题外还解决了天线的安装和固定问题!真是学无止境啊!
我现在用的是奶粉袋,效果还好,过段时间我再来试试那个A4天线,我也要跟随技术的脚步前进!
2010年9月29日星期三
乡下人进城记(之四)
昨天回来的时候,老婆实然发现给朋友带的化妆品居然买错了,而江老大的夫人买的项链才带一天居然断了,反正是要再去换的,索性就是今天去,毕竟除了游玩,买东西算是主要任务。
我们从天后坐到铜锣湾,下大雨也没法带车,我和江老大各自抱着宝宝跟随两位夫人前行,路也不识,也不知要走多远,这个过程真是痛苦。好容易,都弄完了,1小时以后来拿修好的项链,这个时间正好去吃饭。
吃完饭后,几个人的意见发生了严重分歧,两位女士还要逛,江老大要回去看买的新书,我则打算在附近走一走。两个宝宝不知道该跟着谁。最终,江老大带着小姐姐回酒店,我家的小宝宝跟着妈和江夫人,我独自出游。
我不认识路,绕着铜锣湾地铁出口的楼转了一个圈,好容易识别出了方向,向海边走去。我很犯,是去向湾仔方向走去看一看会展中心还是向天后方向走去看一看香港图书馆和维多利亚公园?最终做出了错误的决定,去看会展中心。这个会展中心在我住的酒店里可以看到,到了海边的路上也可以看到,想来不算太远。我沿着那条什么什么路走啊走啊,走啊走啊,走了快半个小时了,都已经看到湾仔地铁站的指示牌了还没走到,简直要怀疑自己是不是走错了。忽然就到了。
先去观景码头,再走到金紫荆广场和纪念碑,再绕过去到了湾仔码头,走了一整圈,发现那边在修路,行人不得通行,我又重绕一圈回来,再看一次。那里除了大陆游客没有旁人,景致也一目了然。唉,真是一个超级错误的选择。唯一开心的是又找到了免费Wifi,上网发推之外查地图看看自己到底在哪儿!
原来真的离湾仔地铁站不远了,坐地铁回酒店。原来老婆也没去逛,带着宝宝回酒店睡觉了。
晚饭时向江老大汇报情况,主题就是会展中心是只有大陆游客会去参观的地方,完全不值得专门去看。
吃完饭大约7点半,我记得今天晚上开始有大坑火龙表演,决定去看一看。就在附近,不用坐车,我慢慢地走。果然,没走多远即看到指示牌,我沿着灯笼走,直到浣纱街的大牌坊,附近许多警察,这里应该是起点,我站在路边开始等。
道路两边已经架起栅栏,树起警示,所用的东西均十分陈旧。7点半,一群人从旁边小巷中拥出,咦,为首的老者居然就是刚才在华姐清汤腩吃饭时见过的,当时就奇怪为何如此闷热的天气此人仍是一身西装打扮,至此方知是本次活动的重要嘉宾。一群人一掠而过。过不多时,另一群人从另一小巷拥出,全都身着大坑火龙的T恤,年纪甚轻,一望而知都是学生。学生们分成三人一组,凡见金发碧眼者便上前送上一张明信片,随即以英文与之交谈,可怜我这土包子,听了满耳朵,只是莫名其义。
随后一台锣鼓车推出,锣声震天。这锣声,到我离开之时仍未停止。人越聚越多,大家左顾右盼,但我心中一直纳闷,到底我们在等些什么?不是要看火龙吗?现在已经8点有余,可仍未有一丝动静。我前面一名女子,手持iphone4,拍个不停,然后登录上facebook,更新状态,打英文字飞快。 以她的相貌和手持酒店雨伞来看,可能是马来西亚或新加坡人。
无聊到此地步,可见即使耐性如我者也有些烦了。我做出一个今天最正确的决定,向前走。果然走不多远就发现,原来前面还有个贵宾席,一面大旗在此树立,原来这里才是重点。等不到5分钟,火龙来也!
所谓火龙,并非把一般的舞龙点上火,倘若真是如此,何以支持3天?此龙是珍珠草所扎,极细,上面插满香,远远望去,便如火龙一般。话说这舞火龙却是为避瘟疫而流传下来,至今已经131年历史。套用一句历史语言,这是古代巫术仪式流传至今留下的一点痕迹。所以我一直觉得香港是个很特别的城市,现代化的同时,什么中医手相命理的广告也无处不见。我在书店里看到有卖达赖喇叭谈人生的书,和命相书放在一起,再想想达赖喇叭在国内被政治化的形象,真是有种莫名的喜感。
回酒店,正好宝宝打算睡觉。希望明天是个好天气!
(未完待续)
乡下人进城记(之三)
天气略有点闷,上班时间,公园里人很少。除了我们,就是几位带着宝宝或推着轮椅的菲佣。我发现其实维多利亚公园很大,只是我们走来走去,老是那几个地方,没往海边的方向走。
公园里有一条专用的慢跑道,旁边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这条道是专供慢跑用的,如果要在上面走,请靠近左侧(还是右侧?),不要影响他人跑步,并请注意安全云云。同时,还有一个工作人员坐在旁边的一个椅子上。我记得前天晚上来的时候,也有人坐在那个位置上,所以应该是工作人员。就算是上班时间,也有人到这里来跑步,年纪不大,中年人的样子。
我带着宝宝玩儿童游乐设施,都能用,也都很干净。宝宝喜欢爬上爬下的玩滑梯,江老大家的小姐姐则喜欢荡秋千。宝宝看到姐姐玩得高兴,最终也鼓起勇气坐上去玩,很开心。后来我又带她去旁边的游乐园,准备离开的时候才发现那是为5-12岁小童准备的。宝宝虽然小,同样玩得很快乐,她最喜欢的是走铁索桥,我教了一次,她就走得很稳。自己玩的时候摔了一跤也没有哭,很勇敢。
我则利用这个机会上推。这个时候就发现推特的确是个了不起的发明,把人和网络连接得如此紧密。
中午下起雨来,我们去吃饭,泰国菜,几天下来,我发现香港的餐馆,最讲究装修的就是泰国菜和越南菜,门面很漂亮,显得也很清雅。
下午宝宝睡觉,我看电视看手机,宝宝起来后去江老大的房间,边让两个小朋友一起玩,边等两位女士购物归来。
老婆回来后很开心,回到房间,兴奋地向我展示各类成果,购物真是女人的天性啊!到底是老婆,自己买了不少之后问我想不想买点啥?我想了又想,我有个上网本,一般的应用没问题,且对摄影器材又不感兴趣,唯一可以考虑买的就是iphone4了,可近5K元的价格可以买一台更精巧的超薄笔记本了,这样对比之后发现买iphone实在是没有吸引力。而且我的N81也还可以,虽然已经是老古董,但算是摸熟了,基本上算物尽其用。考虑再三,我还是决定算了。我是那种有用的就行不追求档次的人,同时也是那种没用的就不行说买就买的人。
这一天非常平静。几乎就在酒店周围出没。如果这一天由老婆来写,可能会有说不完的话吧。
(未完待续)
新剧The Event
今天早上虚惊一场,以为身份证丢了,花了一上午的时间翻箱倒柜。
昨天抽空看了新剧The Event(或翻译为惊世)的S01E01。故事跳来跳去的讲,先讲当前,再讲23分钟前,再跳到当前,再讲8天前,再讲23个月之前,再讲当前。第一集的情节算是紧张,讲一个程序员本来和女朋友坐邮轮去度假准备求婚,可忽然风云突变,不仅女朋友失踪,自己的身份也消失,成为被追缉的对象,而此时,他的未来老丈人也被胁迫着驾驶客机冲向地面准备谋杀总统,这一切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秘密呢?请收看走近伪科学!
我初看到介绍时,本剧被定性为政治与悬疑剧,和上次看的Rubicon一样,我也想多看几部类似的剧集。可是,本集结束时,客机忽然凭空消失,这不得不让我想起了我最BS的剧集LOST中小岛消失的场景,如果本剧是科幻剧,我可能都不会提起兴趣去看,所以看到这一集结尾,我有一点小小的上当的感觉。
虽然本剧让我集中精神看完了第一集,就剧集本身来看算是精彩,但由于对本剧尚不能准确定位,所以暂时不推荐!
多说一句关于Rubicon的话,这是到目前为止我看过的最沉闷最无聊的美剧,我是很讨厌LOST的故弄玄虚,但Rubicon这样进展缓慢一点头绪也没有的剧集我还真是头一次遇到,难道说悬疑剧就是要走这个调调?
微软博客关闭
我昨天转了。虽然我的那个博客早已因为莫名其妙的原因被墙而不再更新,但那毕竟是我第一个坚持下来的博客。现在回头来看,自己进步甚缓,现在写的博客与当时相比,没什么差别,也许年纪大了,再想改变已经不太容易。
我一直认为微软的东西在易用性上做得最好。任何微软的程序出来均可轻易上手使用,绝对无需摸索过程即可达到入门级,高阶功能我一向用得少,不做评价。正是基于这个道理,我一直不尝试使用ubuntu之类的系统,也极不喜欢apple的东西。我一直不明白,如果微软程序的易用性明显到连我这个初级用户都知道的地步,为什么那些公司的人一定要做出一个不一样的东西来?也许有商业竞争的道理在吧。
原来的博客属于定点被墙,现在的博客属于通杀。但仍然可以翻墙访问和RSS订阅。这对我来说很好,我周围的人大部分都不会翻墙,这可以让我畅所欲言,仍然可以订阅又提醒我不能说太情绪化的话。原来的博客我还经常在MSN上说一说,现在这个极少向周围的人提。
我看到有人说这标志着博客的衰落,也许吧。但对我这样的人来说,博客只是一个半开放的日记,只是许多人提供了这样的平台,我就开始写。这一习惯养成之后,即使平台撤走,我想也不会影响太多,总会有人提供这样的平台的,最多只是形式上有所变化吧。
2010年9月28日星期二
乡下人进城记(之二)
按行程,第二天要去海洋公园。从天后站坐港岛线到金钟站,出来以后坐629路大巴,一站式直达海洋公园的大树湾出口,也就是所谓的后门。明明是叫海洋公园,实际上却是在两座山上。呵呵,很有意思。
进门时工作人员看到我推着宝宝车,立刻上来指示我通过专用闸口,也不用按指纹。此行香港,所到之处,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与热情令我佩服不已。有一次我坐港铁,结果宝宝的车票没钱无法出闸机,工作人员上前向我说明,在我去客务中心时则一直陪在宝宝旁边,我处理完回来之后,又帮我刷两次卡,再带我去旁边的闸机口帮我开门出闸机。全程没有一丝不耐烦,等待的时候正好有其它乘客上前咨询,他也极有礼貌地请人稍等,先处理完我的事情之后再帮助其它客人。
进入海洋公园,我们先看了看图,确定了自己的位置,决定先一路上行,先去看海豚表演。于是我们尝试了一下登山电梯的滋味。我不知道这样的设计是好是坏,坐在扶梯上,就象在商场里,可是周围却都是极漂亮的景致。在登山电梯上可以看到附近的海,也可以看到公园里的小小过山车,我一直以为那就是最高的过山车,后来才发现弄错了。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没有这个登山电梯,我们两家无法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到达山顶,可能到海洋剧场时已经疲累不堪。所以就我的感觉来说,这个登山电梯的感觉非常新奇和实用。我发现香港许多地方的许多设计都把实用放在第一位,至少会给人以舒适的感觉。
网上的攻略都说看海豚表演要提前进场找不晒的座位,我按国内旅游的标准,预先设想了一番人山人海的情景。实际上到场一看,不晒的位置的确都快坐满了,但也并非没有座位,更不会连太阳晒到的位置也坐满--而这正是我预想的。很快的,我们带着宝宝坐在了最靠前(也就是最靠近日晒)的位置上,在等待开场的时间内,不断地有人进场,也都能找到不晒的位置,区别只是高低不同而已。
海豚表演相当精彩,我以前在青岛也看过类似的演出,与青岛的海豚表演不同的是,香港海洋公园表演的背景音乐和对白做得很棒,粤语版,主题是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背景音乐与海豚表演结合得完美无缺。我的嘴笨,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出来以后,我们就在海洋剧场旁边吃了点东西,以减轻下午的负担。此行香港,我增加了一点点旅行经验,那就是以后一定要背双肩背包,里面可以多放好多东西,斜挎包虽然轻便,但装满东西之后背着好累!以后如果和老婆带宝宝出门,最好能劝她不要背包,背个小斜挎包足矣,我背双肩背包,两人都轻松。
在去了几个馆之后,我们去坐缆车。这几个馆里,最好看最漂亮的是水母万花筒,设计最精心的是海洋馆。水母万花筒主要灯光效果最漂亮,平淡无奇的水母在变幻莫测的灯光照射之下,佩以其特有的舒缓动作,变得玄幻美妙。海洋馆其实面积不大,但设计得很巧妙,我们最初一看就象一个大鱼缸,但走着走着,地势渐低,我们面前还是那个大鱼缸,但面前的鱼却随着水深而渐渐不同。我们下了一层又一层,越到后面鱼越大,种类习性也不同,看到的景致也越奇特。宝宝看得十分开心。回来之后才发现我们居然错过了鲨鱼馆?!只好下次再去了。
缆车很稳,风景也很好。至此,我预先设想的三个必到之处均已完成,这三个地方就是海豚表演、海洋馆和缆车。下一步是去看第二选择,海豹表演。
从缆车上下来,正好是一个游乐园,带着宝宝坐了一次旋转木马。头一次上去她不敢坐,我带她出来,可她看到同去的姐姐玩得很开心,于是又鼓起勇气要坐,我带着她。坐完一次还要坐,我却已经有点头晕。让她和姐姐一家一起去坐。开心得不得了。
然后去看熊猫。唉,做为一个中国人,到了香港还要去看大熊猫,实在是一个错误的选择。熊猫只有一只,名叫佳佳,另一只叫安安的不知所踪。佳佳很有明星气派,独坐在一堆竹子前正吃得不亦乐乎。我左看右看,都觉得佳佳作为一只熊猫来说有点苗条。
找海豹表演的地方找了半天,结果还去坐了一个小小的摩天轮。其实走在此时,大人已经全累趴下来了,倒是宝宝们兴趣十足。就在打算放弃看表演时,居然就找到了。虽然已经开始,但剧场里人很少,我们自行进去找位置坐下。再次感叹一下,这在国内几乎是不可能的。表演也很有意思,而且距离很近,与观众的互动也比海豚表演多。小朋友们和海豹一样可爱。
出来是正门,真的都累了。坐629再回地铁站回旅店休息。
在坐629时,我意外地发现了两橦非常熟悉的大楼,那就是壹号皇庭中经常出现的那两栋主角们的办公楼,我特意找了找,好像是叫力宝大厦吧,那个外形太特别了。629好像还经过了香港赛马会,只是经过,看了一眼,没仔细看。此行香港,基本上沿着地铁线走,地铁之外还有哪些社会风貌我全都不知。如果下次再去,一定要好好看看。
(未完待续)
2010年9月27日星期一
乡下人进城记(之一)
我这几天一直在犹豫到底要怎么写,是按印象写还是按行程写呢?如果前者,往往散乱,如果后者,失于流水。现在想想,还是按行程写吧,毕竟是游记,多我这篇也无妨。
正文开始,因为老婆签注的问题,我们必须从口岸自行过关,当然,票价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直飞的话大约要2K以上,贵1倍有余。 后来我在香港时听说东航飞香港的班机忽然取消,真让人感到在国内的某些地方,再有钱也是孙子。(google了一下,原来该航班本应9月20日飞,推迟到21号,然后到了香港不能降落,飞去海口,然后号称回上海,结果又飞去厦门。晕死了!)
飞机照例晚点,下来之后坐大巴到罗湖火车站,下车拿行李时遭遇小偷,深圳真是名不虚传。贵重物品全在包里,好在及时发现,从此养成在深圳就把包放前面的习惯。过关倒没太多的话好说,就是排队。还抽空发了几个推。
一过深圳河,手机就没信号了。
到香港这边,先去买八达通卡,成人150,小童70。然后坐港铁,车上人不算多。我们订的酒店是港岛天后站的铜锣湾海景酒店,所以我们要转三次地铁。在太子转车时,乡下人特性体现,不知道港铁共有上下三层,从车上下来后(在第二层)找不到该转的线(在第三层),只好走向出口(第一层),仍找不到。问过客务中心才知道还有第三层。继续坐车。在港岛线,乡下人特性又一次体现,发觉这里的车门一会左边开一会右边开,站在车上无所适从。直到两天以后才发现,原来车门上有提示灯,指示下一站在本侧还是另一侧开门。
在上海坐地铁是根据几号线来找路,例如2号线,到了2号线再看是往哪个方向,去张江高科还是去徐泾东。在香港则不指示地铁线路名称,而是直接以终点站方向提示站台。上海地铁2号线用香港港铁的标志法就是张江高科1和徐泾东2,我的出行攻略是按上海这边的标志法记录的,结果下来以后还要现找该向哪个站台走。
坐香港港铁直接体会到地铁设计的人性化,例如转车,港铁有的两条线路转车只需要下车后走到对面站台即可转车,省下许多上楼下楼的时间。上海的则是一条线一个站台,坐回头车很近,换乘要走好远。但实际上下车就坐回头车的人比换乘的人少之又少,节省更多的人的时间不是更好吗?
其实这是一个思维方式的问题,上海地铁的世纪大道站是一个枢纽站,大约有4条线路可以换乘,除了前面说的要上上下下好几次楼梯之外,前一段时间开始,因为人太多,地铁站里专门把几个通道完全隔开,结果同一次车上下来的人哪怕是要转另一个同次车,也会因为下车门不同而走不同的通道,到达站台的时间也不同。这就是一个奇怪的思维方式,用浪费一部分人的时间的方式来解决地铁拥挤运力不足的问题。
从港铁来看,车很旧,但很整洁。地铁站里的广告在宣传进地铁后不要吃东西,地铁上也真的没有人吃东西。宝宝在后来的几天回来路上有时闹着要吃,我们给她指一指地铁里的标志,她也能看懂,不再闹。我们那几天坐的地铁,人都不多,哪怕是空车,也没有人抢座位。车很多很空,人不算多,速度又很快,座位的供求关系并不象上海地铁那么紧张。有时候人的素质受环境的影响很大。港铁的其它设施也很旧,但很实用,例如地铁会有指示牌提醒带大件行李的人坐地梯而不是坐扶梯,地铁站出口闸机虽然少,但还是有专门为儿童老人和带行李里的人走的特别宽的闸机。还有专门为轮椅人士上下楼梯的设备,最重要的,它不是摆设而是可用的。
出了地铁就是酒店,我们住在30层,靠最边上,很安静,可惜是靠山的那一面,海景是看不到了。
到酒店已经是下午4点多,附近正好是维多利亚公园。我今天看文章才知道,原来每年六四,香港的追思大会就是在这个公园里举行的。可惜我当时并不知道,不知道是不是就在那个大草坪上。 到公园里,我最高兴的是找到了香港政府提供的免费Wifi,立刻上网发推定位,可惜我当时还不会发照片,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失败!之后的几天里,我基本上都会来公园上一次网,实在是离酒店太近了,很方便。酒店里倒是没有免费WIFI,偶尔搜到过一两个,但很快就断线。
我们订的是大床房,面积不算大,设施很齐全。只是冰箱效果不好,我放在里面的冰淇淋到第二天根本没法吃。
语言方面,在港铁和工作人员说普通话完全没有问题,对方都能听懂和回答。酒店前台的则不然,有的可以说,有的只能听懂,有的听都只能勉强听懂。在餐厅吃饭,绝大多数服务员都能听懂普通话,哪怕年纪很大的人,即使不能说也会听,还有很多人说得也不错,一点点口音而已。我这次去,说得最多的两句话是:“多谢”和“洗手间系边度”。
(未完待续)
2010年9月15日星期三
话题0915
最新的热门话题当然是钓鱼岛。我现在极少逛论坛,不知道有没有FQ跳出来要组织保钓的,以我看的twitter上的言论来说,大部分讨论到钓鱼岛的人都会把问题转回到国内,例如提到拆迁啦、例如规定动作啦,之类的。不过,twitter上的言论自由的好处在于提供的信息更多样。例如提到日本方面只是拘捕了船长,对船员并没有抓,只等中方派人去接就行,但在国内的报道中则没有这个区别。又如民间组织的保钓在出发前被阻止(这就是所谓的爱国也只有做规定动作的说法),这个在国内报道中估计也看不到。
我又去查了一下维基,其事由来已久,各持一词,当然会是这样,否则就没有争端了。就我个人而言,此事与我无关。在一个人们被分为三六九等的国度里,一个远在台湾东部的小小岛屿,归属于谁还真轮不到我来操心。
2010年9月9日星期四
梦寐以求的MiFi
Sent to you by 周不知 via Google Reader:
原作者:
来源Your Own Hot Spot, and Cheap
译者surestar
Someday, they'll build wireless Internet into every building, just the way they build in running water, heat and electricity today. Someday, we won't have to drive around town looking for a coffee shop when we need to check our e-mail.
总有一天,他们会在每栋建筑里都建起无线互联网,就像今天安装自来水、暖气和电一样。总有一天,当需要检查email时,我们再也用不着开着车满城跑找咖啡店了。
If you want ubiquitous Internet today, though, you have several choices. They're all compromised and all expensive.
如果想要在今天就享用到无所不在的互联网,那你还是有几种选择的,只是它们都是折衷方案,且价格不菲。
You could get online using only a smartphone, but you'll pay at least $80 a month and you'll have to view the Internet through a shrunken keyhole of a screen. You could equip your laptop with one of those cellular air cards or U.S.B. sticks, which cost $60 a month, but you'd be limited to 5 gigabytes of data transfer a month (and how are you supposed to gauge that?). You could use tethering, in which your laptop uses your cellphone as a glorified Internet antenna — but that adds $20 or $30 to your phone bill, has a fixed data limit and eats through your phone's battery charge in an hour.
你可以就用智能手机上网,不过你少说一个月得付80美元,而且你还只能通过锁孔般大小的屏幕浏览互联网。或者你也可以给笔记本配备无线上网卡或USB棒,这样每月要花费60美元,而且每月限制只能传输5G的数据(你该如何测流量呢?)。再或者你也可以采用网络共享的方法,让笔记本使用手机作为增强的互联网天线——但这会给你的手机账单增加20或30美元,数据流量也有限制,而且在一个小时内就会耗尽你手机的电量。
Last year, you could hear minds blowing coast to coast when Novatel introduced a new option: the MiFi. It creates a personal Wi-Fi bubble, a portable, powerful, password-protected wireless hot spot that, because it's the size of a porky credit card, can go with you everywhere. The MiFi gets its Internet signal from a 3G cellphone network and converts it into a Wi-Fi signal that up to five people can share.
去年,当诺瓦泰公司(Novatel)引入一项新的选择——MiFi时,你感到了心神振奋。它打造了一个个人Wi-Fi的泡沫,一个便携式、功能强大且有密码保护的无线热点,由于只有信用卡的大小,因而它能随身携带。MiFi将从3G手机网络获得的互联网信号转换为Wi-Fi信号,最多可供5人共享。
You can just leave the thing in your pocket, your laptop bag or your purse to pump out a fresh Internet signal to everyone within 30 feet, for four hours on a charge of the removable battery. You're instantly online whenever you fire up your laptop, netbook, Wi-Fi camera, game gadget, iPhone or iPod Touch.
你可以直接将这个东东揣进兜里、收入笔记本包或手提包里,它能送出最新的互联网信号给30英尺范围内的每个人,4个小时才需要充一次电。一旦你启动笔记本、上网本、Wi-Fi照相机、游戏小玩意、iPhone或iPod Touch,你就能立马上线。
The MiFi released by Virgin Mobile this week ($150) is almost exactly the same thing as the one offered by Verizon and, until recently, Sprint — but there's a twist that makes it revolutionary all over again.
由维珍移动通讯公司(Virgin Moblie)本周发布的MiFi(价值150美元)与威讯(Verizon)和斯普林特(Sprint)最近提供的产品几乎相同——但是意外变数使其成了革命性的全新体验。
The Virgin MiFi, like its rivals, is still an amazing gizmo to have on long car rides for the family, on woodsy corporate offsite meetings, at disaster sites, at trade show booths or anywhere you can't get Wi-Fi. If you live alone, the MiFi could even be your regular home Internet service, too — one that you can take with you when you head out the door. And it's still insanely useful when you're stuck on a plane on a runway.
维珍的MiFi与其对手类似,都是一个令人惊叹的小玩意,不论是在家庭驾车长途旅行中,还是在森林中的企业非现场会议上,不论是在灾难现场,还是在贸易展销会的货摊上,抑或是不能获得Wi-Fi的任何地方,你都可以配备它。如果你独自生活,MiFi甚至能成为你的日常家庭互联网服务——出门时你可以随身携带。当你陷身于跑道上的飞机时,它居然还能发挥作用。
But three things about the Virgin MiFi are very, very different. First, Virgin's plan is unlimited. You don't have to sweat through the month, hoping you don't exceed the standard 5-gigabyte data limit, as you do with the cellular-modem products from Verizon, Sprint, AT&T and T-Mobile. (If you exceed 5 gigabytes, you pay steep per-megabyte overage charges, or in T-Mobile's case, you get your Internet speed slowed down for the rest of the month.)
不过维珍的MiFi在三个方面有很大很大的不同。第一,维珍的方案没有流量限制。你用不着像使用威讯、斯普林特、AT&T和T-Mobile的无线Modem产品那样,在一个月里担惊受怕,老想着不逾越标准的5G数据限制。(如果超出了5G,你将为超出部分按每M流量支付高得多的费用,或者按T-Mobile的方案,在该月的剩下时间里你将"享用"低速互联网。)
If you hadn't noticed, unlimited-data plans are fast disappearing — but here's Virgin, offering up an unlimited Internet plan as if it never got the memo.
在你尚未注意之时,不受限数据方案就正在迅速消失中——不过维珍提供的无限制互联网方案,好似这事就压根不用担心了。
Second, Virgin requires no contract. You can sign up for service only when you need it. In other words, it's totally O.K. with Virgin if you leave the thing in your drawer all year, and activate it only for, say, the two summer months when you'll be away. That's a huge, huge deal in this era when every flavor of Internet service, portable or not, requires a two-year commitment.
其次,维珍没有合约的要求。你仅当需要时签约使用服务就行。换句话说,如果你将MiFi整年都放在抽屉里,只在夏天两个月外出期间才激活它,维珍都完全没有问题。在今天这个时代,每项互联网服务,无论便携与否,都要求两年的合约,而这真的是特大实惠。
Third, the service price for this no-commitment, unlimited, portable hot spot is — are you sitting down? — $40 a month.
第三,不用承诺、没有限制、便携的无线热点的服务价格不过是——你是否坐稳当了?——40美元一个月。
That's no typo. It's $40 a month. Compare that with the cheapest cellular modems from AT&T, Verizon, and Sprint: $60 a month. T-Mobile also charges $40 a month for its cellular modems. But all four of those big companies require a two-year contract, and come with those scary 5-gigabyte monthly data limits.
我可没有打错字,就是每月40美元。将这与AT&T、威讯和斯普林特最便宜的无线Modem(60美元一月)比较比较。虽然T-Mobile也将其无线Modem定价为40美元一月,但是所有这些大公司都要求两年的合约,而且每月还有恐怖的5G数据限制。
(There's actually another Virgin plan available, too: you can pay $10 for a 100-megabyte chunk of Internet use that expires in 10 days. It's intended for people who are heading out for the weekend and just want to keep in touch with e-mail without having to fork over a whole month's worth of money — and without paying $15 or $25 for each night of overpriced hotel Wi-Fi. And speaking of options, Virgin also offers a standard U.S.B. plug-in cellular modem with exactly the same pricing details.)
(实际上维珍还有另一方案:你可以花10美元购买100M的互联网流量,在10天内消费完。这是特意为那些周末外出和只通过email联系而不想支付整月费用的人准备的——不再为高价的旅馆Wi-Fi支付每晚15至20美元的费用。谈到选择,维珍也提供一种标准的USB接口无线Modem,其定价细节也完全一样。)
I've pounded my head against the fine print, grilled the product managers and researched the heck out of this, and I simply cannot find the catch.
我挤破脑袋想要给这项优惠唱些反调,想要盘问产品经理,还想要探究下内里的名堂,可是我偏偏无的放矢。
Is it the speed? No. You're getting exactly the same 3G speed you'd get on rival cellular modems and MiFi's. That is, about as fast as a DSL modem. A cell modem doesn't give you cable-modem speed, but you'll have no problem watching online videos and, where you have a decent Sprint signal, even doing video chats.
是速度吗?不是。你获得的是3G的速度,这与你从对手的无线Modem和MiFi中获得的速度并无二致。也即,和DSL Modem的速度不相上下。无线Modem当然给你提供不了Cable Modem一般的速度,但是你看在线视频没有问题,倘若你那儿有很好的Sprint信号,甚至还可以进行视频聊天。
Is it the coverage? Not really; Virgin uses Sprint's 3G cellular Internet network, which is excellent. You're getting exactly the same battery life and convenience of Verizon's MiFi — for two-thirds the monthly price.
是覆盖范围吗?也不像;维珍使用的是相当出色的斯普林特的3G移动互联网。你可以获得与威讯的MiFi几乎一样的电池寿命和便捷性——而每月价格却只有三分之二。
(Why would Sprint allow Virgin to use its data network but undercut its own pricing in such a brazen way? Because Sprint is focused on promoting its 4G phones and portable hot spots — even faster Internet, available so far only in a few cities. For example, its Overdrive portable hot spot is $100 after rebate, with a two-year commitment. The service is $60 a month for 5 gigabytes of 3G data and unlimited 4G data.)
(为什么斯普林特会允许维珍使用其数据网络,却厚颜无耻地不降低自己的价格?这是因为斯普林特现在专注于发展其4G电话和便携式热点——这是快得多的互联网,迄今只在少数城市可提供。例如,它的两年合约制Overdrive便携式热点折扣后价格是100美元,该服务包含5G的3G数据和无限制的4G数据的价格是60美元一月。)
That's not to say that there's no fine print whatsoever.
这也并不是说真的就无懈可击了。
First, the Virgin plan doesn't include roaming off Sprint's network; the old Sprint MiFi plans did. According to Virgin, that's not a big deal — the regular Sprint network covers 262 million people, whereas roaming would cover 12 million more — but it means that you might be out of luck in smaller towns.
首先,维珍的方案未包括斯普林特网络的漫游服务;而老的斯普林特的MiFi项目可以做到。据维珍称,这不是什么大问题——正规的斯普林特网络覆盖了2.62亿人,而漫游只能多覆盖1200万人——不过这意味着你要是在较小的城镇里就倒霉了。
Second, the Virgin MiFi can't plug directly into your computer's U.S.B. port to act as a wired cellular modem, like other carriers' MiFi units. You can connect to it only wirelessly, if you care. (You can still charge it from your computer's U.S.B. jack, but very slowly. A wall outlet or car adapter is a much better bet.)
其次,与其他运营商的MiFi组件一样,维珍的MiFi不能直接插入电脑的USB端口来充作有线移动Modem。你只能将它无线接入,如果你在乎这个的话。(你仍然可以插到USB接口里给它充电,但这会很慢。墙插或车载充电器显然要好用得多。)
Finally, remember that the Virgin MiFi is still a MiFi, so it's a bit uncommunicative. It has only a single, illuminated button that serves as the on-off switch and an indicator light that blinks cryptically in different colors. You have to press that button and wait about 20 seconds before you can get online.
最后,别忘了维珍的MiFi仍然是一种MiFi,所以它有点"不善交流"。它只有单个的发光按键来作为通断开关,而且只有一个指示灯含糊不清地闪烁着不同颜色。你必须按这个键并等待大约20秒后才能上网。
But come on: $40 a month? With no commitment or contract?
不过话说回来:40美元一月?不用承诺,也没有合约?
I did a little survey of broadband Internet prices among my Twitter followers. Turns out $40 a month is not only a great price for cellular (portable) Internet service — it's among the lowest broadband prices in America, period. In some areas you can pay $35 a month for DSL service. But most people pay $50 to $60 for high-speed Internet, which makes the Virgin deal seem even more incredible.
我就宽带互联网的价格在我的推友中做了一个小小的调查。结果发现40美元一月不仅是无线(便携)互联网服务中的好价格——它目前也是美国最低的宽带价格之一。在某些地区,DSL服务只需要支付35美元一月,但是绝大多数人为高速互联网支付了50到60美元,这让维珍的买卖看起来更加令人难以置信。
And unlike those plans, Virgin lets you turn on service only when you want it. You can buy service — as with a prepaid phone —either by calling an 800 number or visiting a Web site. Handily enough, you can get onto the Virgin Web site to re-activate your MiFi, even if you'd previously stopped paying for service.
不同于其他方案,维珍让你仅当需要时才开通服务。你可以购买服务——就如预付费电话那样——可以拨打800电话或访问Web网站开通。足够便利的是,即便之前停止了服务付费,你也可以登录维珍的Web站点来重新激活MiFi。
The MiFi's portability has always made it an exceptionally flexible and useful little gadget — and Virgin's prepaid model, unlimited data plan and dirt-cheap pricing just multiply that flexibility. And if Virgin can make money with a plan like this, the mind boggles at just how overpriced the similar offerings from its rivals must really be.
MiFi的便携性注定了它是特别灵活又特别实用的小玩意——而维珍的预付费模式、无限制的数据方案和非常便宜的定价更是使其灵活性倍增。如果维珍能够从这类方案中赢利,我们真不敢想象其对手们的相似产品的定价有多离谱了。
相关文章:
克里斯托弗·克鲁格尔(Christopher Kruegel) 研发关闭僵尸网络的软件
卡蒂·伦敦(Kati London) 以游戏来教授现实世界的技能
Things you can do from here:
- Subscribe to 译言-电脑/网络/数码科技 using Google Reader
- Get started using Google Reader to easily keep up with all your favorite sites
2010年9月8日星期三
才想明白的浅显道理
假设一下,如果没有GFW,那么大家都可以自由访问,自由交流,这时交流就成了基础,至于能交流出个什么来谁也无法预料,也许有人只是看看信息,也许有人只是交个朋友,也许有人只是鼓吹一下民主自由,但也许就有人会开始建立组织,也许就有人开始募集资金,也许就有人开始鼓吹暴力革命,也许这些人就分门别类的组织起来,鼓吹的鼓吹,筹钱的筹钱,暴力的暴力,哇哇哇~太可怕了!
建个GFW,首先就过滤掉了许多人,这就减少了同类人相聚的可能性,其次,GFW越高,翻墙越难,最终,原本是基础的交流就成了最终的目的,大家翻过了墙,就是一种胜利。基础成了目的,原有的可能的目的就遥不可及。
妙啊妙啊,实在是妙不可言。如果我是政府的人,我也要建一个GFW。
为谁骄傲为谁惭
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去看过世博会,也没有计划要去,因为我始终没有解决一个问题,我到底要去看什么?我很想去看看博览会中的高科技部分,那有可能是我们以后的生活,我可以从中一窥未来。但从所有的报道、介绍上,我始终没有发现有哪个馆是集中体现科技的。
其实令我却步的最大原因是排队。如果让我说这世界上十件我最不愿意做的事情的话,排队一定会在其中。并不是说我没有排队的习惯,只是说我不喜欢排队。排队枯燥无味,但又必须时刻保持警惕,突发事件往往令人不爽,如插队者,如突然新开窗口或大门大家拥挤着重新排队,如一直保持着慢速前进却突然有一个人办事的时间超长,更如排队人多时那种并非情愿的身体接触。所以我对那种排8个小时队进沙特馆的人抱以无比的敬意,这些人平时过的是怎样的生活啊~!
另一个原因是人多,我很害怕人多的地方,总会觉得烦躁,朋友们出国拍些美丽的街景照片来看,我总会赞美:真漂亮,一个人也没有!对我来说,人少就是一种幸福。我这几十年来,所住所往所游之处无不人山人海,再美的景致再美的环境也抵不住人多。如果中国与世界上某处有同样的景观,中国的必定先被破坏,无关人的素质,仅靠人多足矣。
虽然我对世博报以敬而远之的态度,但我不并认为那些世博会上的种种不文明行为丢了中国人的脸,他(她)们所丢的只是自己的脸,我的脸在我这儿,他人没法子丢。这些人我并不认识,这辈子也不可能认识,思想也没有交流,行为也没有统一,对他们的所有行为(文明或不文明的)我也并非完全赞同,那么这些人的行为最多只代表他们自己的思想与行为,就算丢脸也只是丢自己的脸,怎么就会丢中国人的脸呢?难道仅仅因为这些人很凑巧地与我生活在同一个国度里,所以就丢了同一国度人的脸吗?按这个逻辑,岂不是也丢了亚洲人的脸?丢了地球人的脸?丢了灵长类的脸?丢了动物的脸?丢了全宇宙生物的脸?
与之相对应的,刘翔拿了金牌,姚明去NBA打得很好,男乒女乒拿世界冠军,也没有长中国人的脸,也不是全中国人的骄傲,那是他们自己的骄傲。刘翔拿金牌,只能证明他跑得很快,只能说明经过刻苦的训练他取得了成就,并不能证明中国人跑得很快,更不能证明所有中国人都跑得很快,那只是有一个中国人在一次比赛中跑得很快,刘翔有资格说“我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很骄傲”,但这个时候如果有人对我说这也是你的骄傲因为你也是中国人,我一定会觉得这个人脑子有毛病。
每个人的思想与行为都只能代表自己的意愿,旁人觉得高兴也好惭愧也罢,可以学着这样做也可以学着避免这样做,犯不着凑上去分享别人的荣耀,更犯不着凑上去挨别人的大嘴巴。
2010年9月1日星期三
全员逃走中
这两天在PTT上看关于日本综艺节目的讨论,发现有个节目引发了热烈讨论,那就是全员逃走中。这个游戏简而言之,就是在一片固定的区域内(如东京的涩谷某几条街围起来的区域)固定时段内玩捉迷藏。
参加者每一秒可获得100日元的奖金,50分钟(第二集是60分钟)未被节目派出的猎人抓住即可获得全额奖金,一旦被抓,奖金归零。随着时间段不同,派出的猎人数会增加,每一秒奖金数也会增加。节目提供了自首机会,通过公用电话自首,可获得到自首时累积的奖金。每个参赛者旁边有两个人跟随,其中之一是摄影师。猎人身边也有一名摄影师跟随。参赛者不能进入私人领地,这个我不太懂,从节目上看,好象是不准进入屋内,只能在大街小巷中穿行。还有就是双方均必须遵守交通规则,就是要等红绿灯。
游戏本身没有什么特别的创意,但在增加规则之后,节目却做得紧张刺激,扣人心弦。语调低沉冷酷的旁白,没有音乐,只有喘息或尖叫,再加上摇晃的镜头,伴随着倒数跳动的时钟,整个节目显得紧张和压抑。但在结尾处,参赛者获得奖金之后的轻松与胜利的表情,却也让人松下一口气。
我看的第一集还只是简单的逃跑,到第二集就加上了参赛者互相才能解除的警报器、空中直升飞机跟踪,以及猎人数加倍至6人的桥段。两集中就有好几个人在最后2分钟被抓住,真是可惜之极。
从开始看的这两集来看,最好的策略是躲起来,但在繁华都市里,又不许进屋,想躲应该很难。第一集里有两人躲藏策略成功,一个躲在汽车后很久,在最后自首时因连续拨错号码耽误了时间而被抓,另一个先逃后躲,躲在树上,十分成功。第二集里就是靠跑,有个参赛者连续几次依靠快速地奔跑而逃过一劫。所以我想如果是我参加的话,也是应该躲起来吧,不过摄影师是个累赘。
查了一下,这个节目是2004年做的,真不错,PTT讨论中好像有提到已经有台湾的节目抄过来了。
2010年8月31日星期二
男女纠察队
有一天看了两集康熙来了,主题居然是原来黄金B段班里做到烂的残酷排行榜,烂透了,PTT上骂声一片,可讽刺的是,这两集的收视率却非常之高。后来看到大家反复地提到男女纠察队,我决定找来看一看。
这是日本朝日电视台的综艺节目,我看了最新播出的两集,又去找了2005年播出的2004年的几集,果然,台湾的综艺节目抄起来真是毫不客气啊!象这种什么排行榜的,反复地抄,光我看到的就有黄金B段班、国光帮帮忙和康熙来了。其次有那种故意派一个美女坐到艺人附近骚首弄姿然后偷拍下艺人偷看的画面,抄的!恶魔短信,抄的!猜猜我是谁,抄的!我查男女纠察队的维基百科,提到最多抄袭的是我爱黑涩会和模范棒棒堂,康熙来了和国光帮帮忙也不少,在台湾做节目还真是容易啊!
回到节目本身,我很惊讶的是虽然我一句日语也听不懂,但看完几集居然不讨厌这个节目,因为该节目的人说话声音都很大,叽叽喳喳的,我完全听不懂的情况下居然不觉得吵,可见节目的吸引力。我很喜欢那个主持人田村淳,另一个主持人说话太少,印象不深。
最喜欢的还是吐槽大排名,也就是排行榜,很展现参加者的个性,或笑或闹,蛮好玩的,比台湾节目里大家哼哼哈哈不痛不痒的评论要有意思多了。最不喜欢的是时尚点评吧,就是把艺人在电梯口拦下来讨论装扮然后打分。
看这个的确很花时间,以后慢慢看吧。
2010年8月25日星期三
爱看与不爱看的博客
说起个人博客,有名的博客不少,能保持高产而且质量水准的,到目前为止只有不许联想。以我的个人观点来看,我不喜欢他的Tee店的广告博客以及那本沿着瞭望塔的小说,最喜欢的还是他那个挨个祸害的系列,通过段子把人物性格塑造得活灵活现,很有意思。
另一个保持了高水准的是我现在非常喜欢的学而时嘻之,前些天转过一篇如何练习一万个小时就是出自该作者之手,其逻辑与资料之强实在令我佩服。他的博客更新频率不算高,但每一篇的质量都是上乘。
看的博客多了,有几个人的博客我却是慢慢地不再看。一个是杨恒均的博客,他的博客更新算快,质量也高,看问题也很深刻,唯一的毛病是啰嗦,不过有意思的是他喜欢把博文中的重点句子加粗,这倒了省了我的时间,我如果看他的博客,就直接挑重点来看就是,往往一两分钟就可以看完。不过有段时间没看,后来好像听说他的博客被封了。印证了那句话,不被封的博客不是好博客。
其次是冉云飞的博客,我好像从来就没有系统的看过,不过他的博客很受欢迎,而且他也喜欢宣传自己的博客,所以我到哪里都能看到。我的观点是:他的博客过于弯弯绕,喜欢长篇大论,杨恒均的博客的啰嗦是琐碎式的,他的博客的啰嗦是晦涩式的,更让人难以读下去。以我扫来扫去的几眼来看,他的博客最终可以归结为一句话:都是政府没做好。
还有两人可以放在一起说,那就是连岳和和菜头的博客,这两个人的博客我都曾订阅过,后来都退订了。原因就一条,没有内容,都是凭小聪明混事。 连岳的情感问答之类的系列据说很受好评,还出过书,在我看来,以这样的内容为博客,往往是浑水摸鱼糊弄观众。通常来说是一个大长篇讲那些爱来爱去的故事,最后可怜兮兮地问该怎么办,回答短的只有一句话,几个字,通常是调侃甚至讽刺,对象多是来信者(也就是求助者),往好听了说这一句话叫当头棒喝,往难听了说这叫往伤口上撒盐。我后来觉得可能博客的读者并不是那些来求助的人而是我们这样的看客,以看客的心态来说,一句调侃讽刺当然比认认真真地回答情感问题当知心大姐来得有意思得多。至于那些求助者怎么办?谁去管它?说白了,就是看戏。后来这样的模式越来多,我先后在和菜头和东东枪的博客上都看到了类似的栏目,想想也是,以后拿来出书,别的不说,先省了一多半的文字功夫不是?
和菜头的博客说句实话,乏善可陈。我订阅了一段时间,可现在让我说出点特色来还真说不出来。当然了,这是因为我的总结能力差。他的博客大部分时间言之无物,或言之少物,你很期待他说出点什么与众不同震聋发聩的东西时,他真没有。说出来说服力也极为有限。象极了典型的文科生文章,听着都有道理,仔细一琢磨,不仅没有把道理讲清楚,而且也让那道理听起来变得似是而非。后来又有了与方舟子在微博上吵架的事,让我觉得这个人的脑子应该是少根筯。起因是方舟子正在打西太博士唐骏的假,趁着热乎劲,腾讯赶紧请方舟子开了个临时微博,和菜头身为腾讯微博的运营负责人居然跑去跟他挑衅(用腾讯的话说是“叫骂不敬”),令方舟子一怒之下离开。联系到以前他身为牛博网股东时也把方舟子骂跑的事情,我实在难以相信这样心智不成熟的人能写出什么有价值的话来。
周围的朋友们写博客的极少,凡是开了的,我一律订阅,凡是开过的,我一律收藏。博客让我看到朋友们的另一面,严肃的、温馨的、自信的、痛苦的、欢乐的,很好,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我喜爱的。
2010年8月23日星期一
武侠风云之唐门心酸路
结论的第一条就是:如果要选,一定不要选唐门。唐门的优势是所谓的命中和会心一击(即伤害值加倍),实际上在打怪和竞技场上都没有明显的优势体现出来。优势不成为优势,劣势却依然还是劣势,所以选择唐门就是一个错误。
结论第二条,门派选择首选峨嵋,因为最受欢迎,到哪儿都吃得开,其次选武当,升级升得快,高手排行上武当居多。别选明教,基本上没人爱,比唐门还少。
结论第三条,加入一个合适的帮会,会对游戏和升级起很大的帮助作用。我本来是随便加了一个帮会完成任务,结果正好那个帮会的RMB玩家撤出,转为一个非RMB玩家为主的帮会,大家玩得还很开心。互相帮忙,升级也很快。
结论的第四条就是:网上各种所谓的加点攻略,都只是一家之言,即使有所谓的主流加点法,也不一定和其它的加点法有多大的区别。以唐门为例,我原来按主流攻略加2准1膂,能多加一点点生命值,但战斗力也上不去多少,唐门的优势又无法体现。虽然在竞技场上能赢。于是洗点,改为2准1身,增加闪避,在竞技场上也能赢。后来发现所谓的闪也是看人品,我发现这个游戏凡是要按随机式出现的东西,基本上都不靠谱。例如准或闪。于是自创了一个加点法,加1准1定1膂,加1准保持唐门优势,加1定可加18点生命和内力,还可加内攻防御,加的内容是最多的。加1膂是增加一点点外功攻击力。这样加下来的结果是生命值大幅度提高,内力值大幅度提高,外攻击力略有提高,准略有提高。在竞技场上还是能赢。我现在想试验的是一种奇怪的加点法,不加准,去加1膂1定1根,让生命值更大幅的提高,同时增加内外防御。简而言之,就不象唐门了。不知道我还有没有精力去试。
结论第五条,游戏就是把人框在那里重复的事情,每天都要做的开免费宝盒拿个垃圾或不垃圾的道具,领江湖和帮会任务,领杀怪和收集任务,许多任务是重叠的,所以一开始全领了比较好,我以前很老实的每天领完一个做完了才领下一个任务,结果发现还得重做。竞技场一定要打完,这样得荣誉点和开脉会比较快。如果老打不赢,就升级辈分,找低级打起,别急着冲前几名,意义不大。
结论的第六条就是:游戏是为RMB玩家准备的,是想要赚钱的。如果是RMB玩家,就专心花钱,如果是非RMB玩家,就好好游戏,别指望有太大出息。这个游 戏最花心思的地方就是想方设法让非RMB玩家转成RMB玩家,哪怕只花5块钱买个大礼包也是好的。实话实说,那5块钱还是蛮划算的。(我没有花过,听同帮 会的人讲的。)
结论第七条,道具装备这些东西也都是为RMB玩家准备的,所以非RMB玩家不用等到后期再如何如何,能折腾就折腾,爽了再说,我现在天龙套装镶了一堆一、二等的宝石。如果我一直等,到现在我不玩了,岂不是全浪费了?游戏没有后期,如果你是非RMB玩家,每一天都是后期,可能明天你就不想玩了。我玩了一个月,主要因素是帮会有人带着升级,否则可能到40级就撤了。现在混到76,再有人带我也不想玩了。累。
我把这个帐号送人吧。
又梦见丢手机
梦中,我去参加一个大学同学的婚礼,结婚的人好像从来没出现过,但是是个超级大款,所有来的女同学都送一套晚礼服,所以我的梦境中便是各位女同学依次到来,试穿各式晚礼服,即使那晚礼服更加凸现了她们肥胖臃肿的身材也乐此不疲。我觉得无聊,出门转转,坐1号线转2号线,觉得手机是个累赘,便把它藏了起来。回到婚礼,发现手机找不着了,我很担心,借同学的手机来打,心急,老是拨错号码,听到的是空号,心里更急,居然还能冷静下来发现拨错了号,重打,通了,但无人接。我在婚礼的大房子里到处走,听有没有手机的声音,还是没有。忽然就醒了过来,看见手机就在沙发上搁着,奇怪自己为什么会又做这样的梦,而且这个梦好长~~
发现自己居然以此内容写了一篇博客,我好无聊!
病毒性感冒经历(个案)
上周三到今天,一直处于感冒状态。
上周三下午3、4点,在办公室里感觉有点发烧,身上略感到凉。下班出来到外面呼吸了一会儿街上的污浊空气后好了点儿。
周四下午3、4点,又觉得有点发烧,这次比较严重,下班后在路上走了一会也不觉得好,后来到地铁里正好站在空气极不流通的地方,过了大约4、5站就被迫提前下车,否则我自己觉得要呕吐和晕倒,在地铁里休息了一会还是不行,出来到大街上再次呼吸污浊空气,并就着粉尘喝了一瓶奶茶,好过一点儿,打车回家。
周五情况更严重,在公司几乎无法坐直,头晕得厉害,很想睡觉。胸前、肋下、及背部偶有肌肉痛,自我判定是得了病毒性感冒。下班后又必须到外面吃饭,极无胃口,坐立难安,熬到8点多回家,倒头躺下,量了一下体温,38.3度,腋下。用宝宝的冰宝贴进行物理降温,大约2、3个小时后体温下降,洗澡,睡到空调房里。一夜无事。
周六早上起来,头晕,没有食欲,但我吸取以前的教训,早上喝了一碗稀饭,加了许多白糖,以补充热量,防止晕倒。白天一整天无力,身上肌肉痛,偏偏天气又很凉爽,我没穿上衣,在房间里躺着休息。偶尔玩玩游戏,也觉得精力不济,最终放弃不玩。中午吃了一碗馄饨,居然还很好吃。中午睡了一个小时,起来身上出汗,洗了个澡,仍未穿上衣。下午体温再次升高,测量之后是38.7,腋下。再次用冰宝贴。天气十分凉爽,我慢慢地开始觉得冷,想到要降体温,没有加衣服,结果体温一直降不下来,一直躺着也没喝水,口渴,起来吃了半个小西瓜。大约过了3个多小时,体温仍然很高,我上网一查,原来病毒性感冒如果在物理降温时感觉到冷,应该适当添加衣物,以助毛孔舒张,降低体温。加了衣服之后,果然好些。另外,以酒精擦拭额头、腋下等处可以帮助降温。试了以后,果然体温开始下降。吃晚饭时喝了两碗鸡汤,出了满身大汗,体温继续下降。没有再去洗澡,只是用热水擦了一遍,换了件干净衣服。晚上睡在客厅里,没有空调。
周日早上醒来,仍然无力,多睡了一会到近10点。身上略出汗。(用武汉话说叫“汗扎扎的”)擦过一次,仍然没洗澡,方圆十里以内都可以闻到我身上的汗味。全天没有发烧,偶有肌肉痛, 坚持多喝水,但仍然有头晕,不知是不是躺久了的缘故。开始咳嗽,之前的几天都没有。晚上睡觉前洗了个痛快澡。(西个痛快早~)
周一早起来,身上还是略有汗,吃了一点东西,喝了一杯水。上班。路上还好,身上也没有汗。到办公室后头家点晕,斜靠着。之前感觉好像有点发烧,现在没有。肝脏部位有点痛。
从上周三有症状开始,到今天周一一共6天。其中最难受的是第2、3、4三天。尤其以第4天最难受,我在第3及第4天均想找药来吃,后来都忍住。本个案的情况是:没有吃任何药物,仅凭物理降温、静卧休息、多喝水、及时排汗及保持身体干爽即可度过。如果我真的在第3或第4天吃药,可能也是这个结果,然后我可能会觉得药管用。其实不一定。
希望能过两天就完全好。在我不靠谱的记忆里,我好像都在夏天感冒发烧。
2010年8月17日星期二
语言表达
有一次我抱着宝宝过马路,跟宝宝说有辆车突然转弯很没有公共道德。宝宝不停的问:哪辆车?哪辆车?我一开始还没太在意,简单地回答说:就是那辆啊,就是刚才那辆啊。是啊,刚才那么明显的事情,我说就是那辆不是很清楚了吗?最后宝宝忍不住对我说:是绿颜色的那辆吗?我才恍然大悟,我真的没有把事情表达得足够清楚,而且自己没有意识到。
自此以后,我开始注意宝宝是怎么说话的,因为她说的话往往清晰明白,后来发现,她描述事物的时候主要提及颜色、形状,大小,而我提及的多半是含糊的指向词,这个,那个,最多加上事物给我的感受,比如很快、很慢。
还有一种状况是我会把我了解的信息当成别人也了解的信息,或尝试用一句概括型的话来把这些信息都包含进去,结果说出来的话,句式复杂而且意义含混,在短时间内对方无法迅速理解。如果我把句子分开讲,可能对方就更容易明白。
还有一种我自己已经意识到但很难改正的讲话毛病就是说话不过脑子,有时我对对方说的话反应很快,迅速回复,话一出口,即觉不妥,可再要挽回,千难万难。有一句话可以拿来作为我的座右铭:大部分的愚蠢都是在手脚或嘴巴比脑子动作还要快时发生的。
戒之戒之。
美剧一二
第一部是我比较喜欢的《rubicon》,有人翻译为无路可退。讲述的是一个专业情报分析人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现了大阴谋的故事。故事风格非常冷峻,画面阴沉,情节简洁跳跃。男主角是演24S03里切斯的演员,也是血战太平洋里的主要演员。我很喜欢这种不故弄玄虚的解谜片,相反的例子就是LOST。不知为什么,现在字幕出得特别慢,现在演到第4集,第3集的字幕还没出,可能字幕组的放假了吧。
第二部是一部超能力片,Haven,或译为港湾。我看了第一集,讲一个女探员去港湾镇查案,即发现镇里的人都有超能力,从第一集的暗示来看,大概这个女探员也大有来历。不知会在哪一集被唤醒。
第三部叫Covert Affairs,如果我没记错,好像有人翻译为谍影迷情,讲一个有语言天赋的女探员进入FBI工作的故事。我看了第一集,普普通通。
现在回想起来,我看这种一集一个故事的剧集越来越多,所以象rubicon这样的连续剧尤其显得珍贵,我很希望能看到一部能讲得出长篇故事的好美剧。
2010年8月6日星期五
转帖一文
怎样练习一万小时
随着畅销书《异类》的流行,“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这个口号现在是尽人皆知。也许仍然有不少人相信那些不世出的天才必有天生的神秘能力,但科学家通 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已经达成共识,那就是所有顶级高手都是练出来的。不但如此,最近几年的科学进展,人们可能第一次拥有了一个关于怎样炼成天才的统一理论。
好消息是除了某些体育项目对天生的身高和体型有特殊要求之外,神秘的天生素质并不存在,也就是说人人都有可能成为顶级高手。早在20多年以前,芝加 哥大学的教育学家 Benjamin Bloom 就曾经深入考察过120名从音乐到数学多个领域内的精英人物,发现他们幼年时代没有任何特别之处。后人的研究更证明,在多个领域内,就连智商都跟一个人能 不能达到专家水平没关系。
有个匈牙利心理学家很早就相信只要方法得当,任何一个人都可以被训练成任何一个领域内的高手。为了证明这一点,他选择了一个传统上女性不擅长的项 目,也就是国际象棋。结果他和妻子把自己的三个女儿都训练成了国际象棋世界大师,这就是著名的波尔加三姐妹。这个实验甚至证明哪怕你不爱好这个领域,也能 被训练成这个领域的大师,因为三姐妹中的一个并不怎么喜欢国际象棋。
而坏消息是成为大师需要长时间的苦练。每天练三小时,完成一万小时需要十年时间,但这只是达到世界水平的最低要求。统计表明对音乐家而言,世界级水平要求的训练时间是十五到二十五年。但最关键的并不是练习的时间,而是练习的方法。
天才是怎样炼成的?中国传统思维比较强调一个“苦”字,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甚至是头悬梁锥刺股。而近代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人们则开始强调一个“爱”字,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强调寓教于乐,“哈佛女孩”的家长们纷纷写书,介绍自己的孩子如何一路玩进名校。
很多励志故事和流行的成功学书籍最爱强调的似乎是“顿悟”,认为一个人之所以不成功是因为他没想通,他没有认识到真正的自己!好像一旦一个人顿悟到 了真正的自己,他就会非常简单地在本来应该属于自己的领域成为天才人物。一个销售员可能认为真正的自己其实是个小说家,一个医生可能认为真正的自己其实是 个画家 — 唯一的问题是他们从来没有写过小说或者画过画 — 但他们认为他们距离“真正的自己”只有一步之遥,一旦尝试了就会爆发天才。
所有这些关于成功学的个人经验和励志故事都不科学。假设一个成功人士做过一百件事,包括参加演讲比赛,衣着有个性,听英文歌曲,最喜欢的颜色是绿色 等等,他会非常自得地把这一百件事都写进自传,没准还要加上女朋友的影响。然而其中真正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可能只有四件事,问题是他和读者都不知道是哪四件。
科学家不信励志故事,他们只相信调查研究。在过去二三十年内,心理学家们系统地调研了各行各业内的从新手,一般专家到世界级大师们的训练方法,包括 运动员,音乐家,国际象棋棋手,医生,数学家,有超强记忆力者等等,试图发现其中的共性。他们的研究甚至细致到精确记录一所音乐学院的所有学生每天干的每 一件小事,用多少时间做每件事,父母和家庭环境,来比较到底是什么使得那些音乐天才脱颖而出。
现在这项工作已经成熟了。2006年,一本900多页的书,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Expertise and Expert Performance, 出版。这是“怎样炼成天才”研究的一本里程碑式的学术著作,此书直接引领了后来一系列畅销书的出现,包括格拉德威尔的《异类》,Geoff Colvin 的 Talent is Overrated,和 Daniel Coyle 的 The Talent Code 等等。科学家们不但证明了高手是练出来的,而且通过考察各个领域最好的训练方法的共性,总结了一套统一的练习方法,这就是所谓“刻意练习” (deliberate practice)。
过去多年来,训练方法是不断进步的。比如说作曲,假设一名普通学生使用普通训练方法六年时间能达到的水平,另一个学生使用新的训练方法三年就能达 到,那么我们可以说这个新训练方法的“有效指数”是200%。统计表明,莫扎特当时的训练,他的有效指数是130%。而二十世纪的天才也许没有莫扎特有 名,但其训练水平都能达到300%到500%!十三世纪的哲学家培根曾经认为任何人都不可能在少于30年之内掌握数学,而现在的学生十几岁的时候已经学到 多得多的数学,教学方法进步了。事实上,我们今天在所有领域都比过去做得更好,体育世界纪录被不断打破,艺术家们的技巧也是过去根本无法想象的。
训练方法重要性的另一个体现是“天才”的扎堆出现,比如曾经有一个时期俄罗斯对女子网球,韩国对女子曲棍球,更不必说中国对乒乓球的的绝对优势。更 进一步,哪怕你这个国家传统上并不擅长这个项目,只要有一名教练摸索掌握了科学训练法,那么他就可以带出一代绝世高手,比如中国花样滑冰教练姚滨。人们经 常感慨中国十多亿人居然找不到11个足球天才 — 如果天才是天生的,那么十多亿人必然足以产生很多天才,但天才是练出来的,而中国缺乏有效的练习环境,人口再多也比不上欧洲小国。
刻意练习
首次提出“刻意练习”这个概念的是佛罗里达大学心理学家 K. Anders Ericsson。这套练习方法的核心假设是,专家级水平是逐渐地练出来的,而有效进步的关键在于找到一系列的小任务让受训者按顺序完成。这些小任务必须 是受训者正好不会做,但是又正好可以学习掌握的。完成这种练习要求受训者思想高度集中,这就与那些例行公事或者带娱乐色彩的练习完全不同。“刻意练习”的 理论目前已经被广泛接受,我们可以总结一下它的特点。
1. 只在“学习区”练习
科学家们考察花样滑冰运动员的训练,发现在同样的练习时间内,普通的运动员更喜欢练自己早已掌握了的动作,而顶尖运动员则更多地练习各种高难度的 跳。普通爱好者打高尔夫球纯粹是为了享受打球的过程,而职业运动员则集中练习在各种极端不舒服的位置打不好打的球。真正的练习不是为了完成运动量,练习的 精髓是要持续地做自己做不好的事。
心理学家把人的知识和技能分为层层嵌套的三个圆形区域:最内一层是“舒适区”,是我们已经熟练掌握的各种技能;最外一层是“恐慌区”,是我们暂时无 法学会的技能,二者中间则是“学习区”。只有在学习区里面练习,一个人才可能进步。有效的练习任务必须精确的在受训者的“学习区”内进行,具有高度的针对 性。在很多情况下这要求必须要有一个好的老师或者教练,从旁观者的角度更能发现我们最需要改进的地方。
只在学习区练习,是一个非常强的要求。一般的学校课堂往往有几十人按照相同的进度学习知识,这种学习是没有针对性的。同样的内容,对某些同学来说是 舒适区根本无需再练,而对某些学生则是恐慌区。科学教学必须因材施教,小班学习,甚至是一对一的传授。真正高手训练与其说是老师教学生,不如说是师傅带学 徒。
一旦已经学会了某个东西,就不应该继续在上面花时间,应该立即转入下一个难度。长期使用这种方法训练必然事半功倍。2004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他们在学习上投入的总时间没有直接关系,关键是学习方法。
2. 大量重复训练。
从不会到会,秘诀是重复。美国加州有个“害羞诊所”(The Shyness Clinic),专门帮助那些比如说不敢和异性说话的人克服害羞心理。这个诊所的心理学家不相信什么心理暗示疗法,什么童年回忆之类,他们相信练习。他们 认为使人害羞的并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对事情的观点。怎么治疗恐女症?做法是设计各种不同难度的场合,从在房间内集体对话到直接跑到大街上找陌生美女搭 讪,安排接受治疗者在一个疗程之内跟130个女人聊过天。
这种把不常见的高难度事件重复化的办法正是MBA课程的精髓。在商学院里一个学生每周可能要面对20个真实发生过的商业案例,学生们首先自己研究怎 么决策,提出解决方案,最后老师给出实际的结果并作点评。学习商业决策的最好办法不是观察老板每个月做两次决策,而是自己每周做20次模拟的决策。军事学 院的模拟战,飞行员在计算机上模拟各种罕见的空中险情,包括丘吉尔对着镜子练习演讲,都是重复训练。
在体育和音乐训练中,比较强调“分块”练习。首先你要把整个动作或者整首曲子过一遍,看专家是怎么做的。然后把它分解为很多小块,一块一块地学习掌 握。在这种训练中一定要慢,只有慢下来才能感知技能的内部结构,注意到自己的错误。在美国一所最好的小提琴学校里,甚至有禁止学生把一支曲子连贯地演奏的 要求,规定如果别人听出来你拉的是什么曲子,那就说明你没有正确练习。职业的体育训练往往是针对技术动作,而不是比赛本身。一个高水平的美式足球运动员只 有1%的时间用于队内比赛,其他都是各种相关的基础训练。
反过来说如果没有这种事先的重复训练,一个人面对不常见的事件往往会不知所措。统计表明工作多年的医生通过读X光片诊断罕见病症的水平反而不如刚毕 业的医学院学生 — 因为很少遇到这种病例,而在医学院学到的东西早就忘了。最好的办法其实是定期地让医生们拿过去的旧X光片集中训练,而不是期待在工作中碰到。
3. 持续获得有效的反馈。
传道,授业,解惑,老师和教练最大的用处是什么?也许对一般人来说小学老师最大的作用是激发了他学习的兴趣,教会了他什么东西,曾经有过传道授业解惑。而真正的高手都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对他们而言,老师和教练的最重要作用是提供即时的反馈。
一个动作做得好与不好,最好有教练随时指出,本人必须能够随时了解练习结果。看不到结果的练习等于没有练习:如果只是应付了事,你不但不会变好,而 且会对好坏不再关心。在某种程度上,刻意练习是以错误为中心的练习。练习者必须建立起对错误的极度敏感,一旦发现自己错了会感到非常不舒服,一直练习到改 正为止。
从训练的角度,一个真正好教练是什么样的?John Wooden 是美国最具传奇色彩的大学篮球教练,他曾经率领 UCLA 队在12年内10次获得 NCAA 冠军。为了获得 Wooden 的执教秘诀,两位心理学家曾经全程观察他的训练课,甚至记录下了他给球员的每一条指令。结果统计表明,在记录的2326条指令之中, 6.9%是表扬,6.6%是表示不满,而有75% 是纯粹的信息,也就是做什么动作和怎么做。他最常见的办法是三段论:演示一遍正确动作,表现一遍错误动作,再演示一遍正确动作。
与外行想象的不同,最好的教练从不发表什么激情演说,甚至不讲课,说话从不超过20秒。他们只给学生非常具体的即时反馈。所有训练都事先进行无比详 细的计划,甚至包括教运动员怎么系鞋带。他们仿佛有一种诡异的知道学员在想什么的能力,即使是第一次见面能指出学生在技术上最需要什么。他们是绝对的因材 施教,源源不断地提供高度具有针对性的具体指导。
获得反馈的最高境界是自己给自己当教练。高手工作的时候会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观察自己,每天都有非常具体的小目标,对自己的错误极其敏感,并不断寻求改进。
4. 精神高度集中。
刻意练习没有“寓教于乐”这个概念。曾经有个著名小提琴家说过,如果你是练习手指,你可以练一整天;可是如果你是练习脑子,你每天能练两个小时就不 错了。高手的练习每次最多1到1.5小时,每天最多4到5小时。没人受得了更多。一般女球迷可能认为贝克汉姆那样的球星很可爱,她们可能不知道的是很少有 球员能完成贝克汉姆的训练强度,因为太苦了。
科学家们曾经调查研究了一个音乐学院。他们把这里的所有小提琴学生分为好(将来主要是做音乐教师),更好,和最好(将来做演奏家)三个组。这三个组 的学生 在很多方面都相同,比如都是从8岁左右开始练习,甚至现在每周的总的音乐相关活动(上课,学习, 练习)时间也相同,都是51个小时。
研究人员发现,所有学生都了解一个道理:真正决定你水平的不是全班一起上的音乐课,而是单独练习:
- 最好的两个组学生平均每周有24小时的单独练习,而第三个组只有9小时。
- 他们都认为单独练习是最困难也是最不好玩的活动。
- 最好的两个组的学生利用上午的晚些时候和下午的早些时候单独练习,这时候他们还很清醒;而第三个组利用下午的晚些时候单独练习,这时候他们已经很困了。
- 最好的两个组不仅仅练得多,而且睡眠也多。他们午睡也多。
那么是什么因素区分了前两个组呢?是学生的历史练习总时间。到18岁,最好的组中,学会平均总共练习了7410小时,而第二组是 5301小时,第三组 3420小时。第二组的人现在跟最好的组一样努力,可是已经晚了。可见要想成为世界级高手,一定要尽早投入训练,这就是为什么天才音乐家都是从很小的时候 就开始苦练了。
人脑的学习原理
现代神经科学和认知科学认为,几乎没有任何技能是人一出生就会的。哪怕是对简单物体的识别,把东西抓取过来这些简单的动作,也是婴儿后天学习的结 果。一个人一出生的时候根本不可能预见到将来自己需要什么技能,基因不可能把一切技能都用遗传的方法事先编程,那样的话太浪费大脑的存储空间。最好的办法 是不预设任何技能,只提供一个能够学习各种技能的能力,这就是人脑的巧妙之处。基因的做法是先预设一些对刺激的基本反应和感觉,比如看见好吃的东西我们会 饿等等。这些基本的反应需要调动的神经较少。但对于更高级别的技能,比如演奏音乐,需要协调调动很多神经,就必须靠后天学习了。
人的任何一个技能,都是大脑内一系列神经纤维传递的电脉冲信号的组合。解剖表明拥有不同技能的人,其大脑的神经结构非常不同,比如出租车司机大脑内识别方向的区域就特别发达。也就是说与计算机不同,人对于技能的掌握是在大脑硬件层次实现的。
而最近有一派科学家认为,髓磷脂是技能训练的关键,它的作用是像胶皮把电线包起来一样,把这些神经纤维给包起来,通过防止电脉冲外泄而使得信号更 强,更快,更准确。不管练习什么,我们都是在练习大脑中的髓磷脂,就好像把一堆杂乱无章的电线被排列整齐变成电缆。直到2000年新技术允许科学家直接观 察活体大脑内的髓磷脂之后,髓磷脂的作用才被发现,而且一直到2006年才第一次被在学术期刊上说明。科学家认为髓磷脂是脑神经的高速公路,提高信号传递 速度,并且可以把延迟时间减少30倍,总共提速3000倍,甚至可以控制速度,想慢就慢。
人脑之中分布着大量“自由的”髓磷脂,它们观测脑神经纤维的信号发射和组合,哪些神经纤维用的越多,它们就过去把这一段线路给包起来,使得线路中的信号传递更快,形成高速公路。这就是为什么练习是如此重要。
髓磷脂理论可以解释很多事情。比如为什么小孩常会犯错?他们的神经系统都在,也知道对错,只是需要时间去建立起来髓磷脂的高速网络。为什么习惯一旦 养成不容易改变?因为所谓“习惯”,其实是以神经纤维电缆组合的形式“长”在大脑之中的,髓磷脂一旦把神经包起来,它不会自动散开 — 改变习惯的唯一办法是形成新习惯。为什么年轻人学东西快?因为尽管人的一生之中髓磷脂都在生长,但年轻人生长得最快。最激进的理论则认为人跟猴子的最显著 区别不在于脑神经元的多少,而在于人的髓磷脂比猴子多20%!解剖表明,爱因斯坦的大脑中的神经元数量是平均水平,但他拥有更多能够产生髓磷脂的细胞。
谁愿意练习一万小时?
看了钢琴家朗朗的传记之后,可能很多人会怀疑是否真的应该让孩子接受这样的苦练。实际上,顶级运动员都是穷人家的孩子。不练这一万小时,一定成不了高手,但问题是考虑到机遇因素练了这一万小时也未必成功。
这就是兴趣的作用了。如果说有什么成功因素是目前科学家无法用后天训练解释的,那就是兴趣。有的孩子似乎天生就对某一领域感兴趣。感兴趣并不一定说明他能做好,就算不感兴趣只要愿意练,也能练成。兴趣最大的作用是让人愿意在这个领域内苦练。
不论如何,刻意练习是个科学方法,值得我们把它运用到日常工作中去。显然我们平时中做的绝大多数事情都不符合刻意练习的特点,这可能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人都没能成为世界级高手。天才来自刻意练习。
宝宝的进步
惊讶之下试着给她念了一首七言绝句,这个要多念一两次能跟上,再多念一两次能背诵,真棒!
我自认为是很喜欢念诗的,所以给宝宝念的时候也很注意音乐性,读得很有韵律,在宝宝听来就象唱歌一样,这样她也很有兴趣听。念两次之后把诗的大概意思从字面上给她解释一两次,不求她能完全听懂,但至少明白诗在讲什么内容。然后再念一两次,即可开始让她跟着念。
我教了她这么多首,她唯一没学会的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对她来说,这个可能太难理解了吧,哈哈!
2010年7月26日星期一
如何为字幕导入正确的时间轴
昨天下午有空时打算看一遍没有字幕的魔戒,赫然发现每一部都长达3个多小时,第三部居然长达4个小时。看了大概10几分钟,实在忍不住去找字幕。中文字幕不抱指望,能找到合适的英文字幕足矣,果然有,而且很厉害的是时间轴做得十分精准。当初怎么就是找不到呢?
然后再找中文字幕,居然也有,但是,时间轴是乱的,而且越来越不准,应该是字幕与电影的版本不同。我对比了一下两个字幕,发现内容基本对应,偶有缺失。
这就是我经常遇到的字幕问题,一部时间轴正确的英文字幕,一部时间轴混乱的中文字幕,两个字幕的内容可以一一对应(或修改起来很简单),想要生成时间轴正确的中文字幕,怎么办?
答案就是我最常用的字幕软件subtitle workshop 2.51,先打开时间轴混乱的中文字幕,再点击“工具”-“时间”-“从文件中获取时间”,选定时间轴正确的英文字幕,这样就可以导入正确的时间轴。轻松搞定!当初怎么就是不知道呢?
注意事项就是两个字幕的内容要能一一对应,即行数一致。这样才能保证时间轴和字幕内容与电影完全对应起来。
真是个好软件啊!
windows7试用
我没有格式化,直接安装,好像也没出现什么问题。以我的感受来说,与XP之前的操作习惯有很大不同,不过也没有到不知如何下手的地步,毕竟只是一个操作系统,不会复杂到哪里去。
界面真的漂亮许多,我没有用过Vista,所以感觉很新鲜,上网本的配置也勉强,总比老机器好点儿,只是比XP系统稍慢一点,特别是在打开Firefox4和Kmplayer时。
在安装之前我下过微软的一个什么win7的测试软件,扫描一番之后说有个软件不能在win7下用,但那是个常用软件,我在win7下安装后运行,发现一切正常。不知这算怎么回事。
还有一个问题是激活,我到现在也搞不清楚激活是要做什么。我在网上找了个软件说是可以激活的,运行完了就跳出个对话框,按确定。我也不明白这算是弄好了还是没弄好。看看再说吧,如果不行就再重回XP。
武汉印象之二
记得上次回去时对武汉的印象就已经变差,没想到这次回去之后对武汉的印象变得更差。如果按“想住在那里”、“很想再去”、“可去可不去”、“不想再去”、“没事绝不去”的等级来评定的话,宁波是我的首选,想住在那里,北京和南京是很想再去,杭州算是不想再去,而对武汉的印象是“没事绝不去”。
武汉现在就是个大工地,全城施工,从汉口火车站走出来就花了快半个小时,好在只有一条很宽的通道,好在两旁不可能摆小摊,好在黑车白车开不进来,更好在没有刮风下雨,否则一天也走不出去。
走出去以后就是各色有照无照的出租车,去哪里都嫌你近,不去!最好是南到海南岛、北到黑龙江。在武汉打车再次体会到杭州出租的那种戾气,不耐烦、讨厌的态度直接挂在脸上,你开口说出地点,无论远近,对方立刻摆出一付“你怎么只去这么近的地方”的架势来。相比之下,我宁愿坐黑车,至少我不会觉得象是欠了谁的一样。听说一个朋友回武汉,也是到处打不到车,最后只能使出一招:加倍!去哪儿都给双倍的钱。唉~说什么好呢?
去的时候正赶上天热,武汉的气候我就不多说了,真不明白自己几十年是怎么呆过来的。现在上海的气候也越来越象武汉了。可悲!
没事绝不再回去!武汉,Byebye!
2010年7月14日星期三
CS之不死魔兽
在这种类型的服务器里玩家可以选择4种不同的身份,如东燎的防护和生命值都是150,而且可以给自己或队友加血,而贤宗则可以复活队友,魏隐则只能用刀和雷但能半透明或隐身,速度也比其它人快,蜀战我没用过,不知道是什么特长。每局开始,系统自动选定一人为英雄,只要此人不死,队友死后可以复活,所以才叫不死魔兽吧。英雄又有特殊功能,除生命值特别多外,还有无敌术和逃命术,而且子弹无限。每次重生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武器,不用钱,子弹自动买满。
简单地来说,就是一个更好玩的混战CS。
大部分人都选东燎,数值较高,而且可以加血比较灵活。我也选了几次贤宗,复活英雄和队友感觉很好。魏隐太难,我不会用刀,几乎杀不了人。当英雄的时候我就蹲在家里让队友们无限复活,因为我了解英雄死太快时队员们不能复活的那种极度不爽情绪,我自己就是,哈哈!
好玩!
世界杯总结
在比赛前一晚,我对老婆说:一定要让西班牙夺冠,这样电视台才能做永远的无冕之王(荷兰)和欧洲之巅后的世界之巅(西班牙)两个主题,如果倒过来,就没有这种戏剧冲突与效果。
不知道电视台的主题是什么。
回顾看过的比赛,还是德国队给我的印象最好,痛快淋漓的进攻,痛快淋漓的胜利。欧洲球队的速度越来越快,南美球队与之的差距也越来越大。当然英格兰还是那么烂,我发现英国的媒体很擅长捧人,会把一个算是一流的球队或运动员吹捧成超一流,例如英格兰队,例如鲁尼,例如C罗,例如F1车手汉密尔顿,一直吹捧到令人讨厌或令人乐见其失败的地步。
上次和同事讨论了一个问题:对于世界杯来说,是时差对球队的影响大还是季节对球队的影响大,这次在南非比赛,季节是冬天,同样过冬的还有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亚和南非(应该还有别的非洲球队吧),但它们大多数需要倒时差,而欧洲球队和非洲球队基本上属于同一个时区,没有时差问题。哪个对球队的影响更大呢?从本届杯赛的结果上看,当然首先还是实力说话,实力相近,则是时差的影响更大。在历史战绩看,唯一例外的是巴西,分别在1958年和2002年夺冠,不过58年的亚军是东道主瑞典。
作为一个伪球迷,我最终的总结是:世界杯球队之间差距太大,以后就专看欧洲杯和冠军杯吧。
The Pacific
它与兄弟连有很大的不同,不象是一部战争片,更象是为了表达拍摄者对战争的思考,所以在开始的几集里面,激烈的战斗场面不算很多,但是,紧张压抑的情绪表现得很好。我以前看的战争片大多要强调正义性,要表现敌人的愚蠢,本剧则强调了战争对人性的永久伤害。如有的人在连绵的雨天与连续的战斗之后精神崩溃举枪自杀,有的人则莫名其妙地得上各种上心理和生理疾病,还有的人则从温文尔雅的书生变成冲动暴躁的战斗机器,还有的人则被关在精神病院里给战友最好的祝福是能迎来一颗子弹痛快地了此残生。
虽然是一部战争片,但本剧的音乐非常棒,充分起到了表达情绪的烘托作用。在本剧结尾以字幕方式讲述剧中主要人物(全是真实人物)战后生活时,音乐能够感动我落泪。
非常好的一部剧集,强烈推荐!
PS:原来在本剧中演莱基的就是演《24》S03里面那个切斯的演员啊~
2010年7月9日星期五
firefox4:真的更快
以往试用新版本时,往往只是不加扩展,启动略有提高,一旦加载扩展,则迅速提升极不明显,以至于越来越慢。这个可不是一般试用新浏览器时的感觉了,而是在启动了原来所有扩展之后的实际效果。以我个人的感觉来看,FF4可以骄傲地宣称自己的启动速度提高了一倍。
扩展方面,我目前使用的全部扩展通过修改版本的号的方式重新安装后均可使用。计有:
Adblock Plus
Firefox Sync
FireGestures
Foxyproxy
Googleshortcuts
IEtabPlus
Mason
PCMan
TabMixLiteCE
Tab Kit
这次一劳永逸,直接把最大版本号写成了9.*,哈哈!
唯一有点不适应的是不能把标签栏放到底部,不过我发现放到底部之后除了好看,实际上鼠标的移动距离很远,所以我现在慢慢学习适应顶部标签栏。
总而言之,很好,非常好!
2010年6月30日星期三
虚惊一场
想把U盘恢复回来,却发现XP只认出了800M的空间,文件格式也变成了RAW,一搜索,说U盘这样基本上都是出了问题才会导致这种状况,我花了一上午的时间到处找解决办法,甚至在百度知道提问,也没有人能解决。
万般无奈之下准备采用量产U盘的办法,可是步骤烦琐之极,我看得晕头转向,好不容易,发现有不止一人提到了USBoot这个软件,决定做最后的尝试,居然恢复成功!
方法如下:
1、运行Usboot,选择U盘,选择工作模式为“用0重置参数”,点开始;
2、完成后拔出U盘,关闭USBoot;
3、重新插上U盘,在XP下格式化U盘。
成功!!!
好了,这样可以可劲地折腾了!
老了
最近我下载了CS,打得兴起时睡得会比较晚,如果世界杯有我喜欢看的球赛,我又会看看,这样睡得又比较早,颠来倒去的,身体不适应了。
某天晚上正看德国对英格兰,忽然觉得左下颌不适,然后只短短地10几分钟,便迅速肿胀起来,鼓起高高的一块儿,自己照镜子都吓了一跳。
睡了一觉,消下去了点,担心是腮缐炎,还是去医院检查一下为好,验血做B超,结论是一切正常。医生认为腮缐可能有轻微炎症,可能是没休息好,嘱咐多休息即可,不用开药。
改MSN状态为“暂停一切社交活动”。
又休息了一天,好了,改MSN状态为“恢复一切社交活动”。
真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啊!
2010年6月23日星期三
2010年6月21日星期一
重读万历十五年
要完全模仿很难,但发现了一点点小技巧。作者很喜欢用四字、六字或八字的短句,所用语汇也多以双字或四字组成,作陈述时尤其如此。另外,很少用因为、所以之类的连接词。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有内容。形式只是外在。
我特别喜欢下面这一段:
今天,有思想的观光者,走进这座地下宫殿的玄宫,感触最深的大约不会是这建筑的壮丽豪奢,而是那一个躺在石床中间、面部虽然腐烂而头发却仍然保存完好的骷髅。它如果还有知觉,一定不能瞑目,因为他心爱的女人,这唯一把他当成一个“人”的女人,并没有能长眠在他的身旁。同时,走近这悲剧性的骸骨,也不能不令人为这整个帝国扼腕。由于成宪的不可更改,一个年轻皇帝没有能把自己创造能力在政治生活中充分使用,他的个性也无从发挥,反而被半信半疑地引导进这乌有之乡,充当了活着的祖宗。张居正不让他习字,申时行不让他练兵,那么他贵为天子并且在年轻时取得了祖宗的身份,对事实又有什么补益?富有诗意的哲学家说,生命不过是一种想象,这种想象可以突破人世间的任何阻隔。这里的地下玄宫,加上潮湿霉烂的丝织品和胶结的油灯所给人的感觉,却是无法冲破的凝固和窒息。他朱翊钧生前有九五之尊,死后被称为神宗显皇帝,而几百年之后他带给人们最强烈的印象,仍然是命运的残酷。
还没有读完,继续!
2010年6月17日星期四
手机聊天软件
今天看到Nimbuzz和Skype都升级了,立刻下载来用。Nimbuzz的好处在于界面友好,而且似乎连接性也比Fring要强,我试过用Fring挂机,结果很难登录。虽然据说它既省电又省流量,但至少也要先让我在线吧?
我前几天发现了一个Nimbuzz的不足,它不能使用MSN的多人聊天功能,两个好友说的话分别在两个对话框里,我只能退出Nimbuzz用MSN登录聊天。
Skype出了For s60的1.1.0.6版,我试用登录都没问题,只是在EGDE下通话效果依然很差,声音断断续续,自己的说话声音完全听不见,按这样看,Skype还是得在WIFI下用。
昨天看到一篇文章介绍Gravity,我下载了文章说的那个版本,结果一晚上就把我手机的电全用完了。我也不知道是手机的问题还是软件的问题。今天晚上再看看。
整理美剧
Lie to me回归,第11集很好看,故事的叙述方式有了些许改变,所以让人感觉耳目一新。
另外我发现了一部叫rubicon的剧集,是一部政治悬疑剧,现在只是试映,正式播映要到8月1日,从故事上看,应该是那种解谜类型的剧集,可惜我只找到英文字幕,看起来非常吃力。我很想看这一部。
再另外我还发现了一部叫persons unknown的剧集,据说只有13集,讲一个完整的故事,讲几个陌生人被困在一个小镇无法逃脱的故事,故事的设定很象The prisoner。但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如同去年让我大呼上当的夺命岛一样,似乎没有人看好这部剧,据说连报道该剧集的媒体都极少。我要不要再上一次当呢?
2010年6月12日星期六
2010年6月10日星期四
2010年6月9日星期三
记录备用
我对linux的感觉很奇怪,很早就听说,从来没用过。说好的似乎玩技术的居多,经常性的讨论代码问题。我对此一窍不通,这怎么搞?
不论微软的东西到底有多慢,至少有一条我是非常非常赞同:那就是操作系统的目的不是让你去学的而是让你去用的。微软把一切基础的东西都做好,用户专心做自己想做的事。linux给我的感觉是你得边学边用,甚至得先学再用。
我这次也下载了Meego1.0,不过到现在也没试。我得先整理一下上网本的大致用途:
1、BT
2、视频播放
(这两条密切相关,因为美剧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3、使用firefox浏览器并且要能翻墙。
4、office文档处理
5、游戏(CS啦英雄无敌啦之类的)
6、其它软件,象账簿软件之类。
嗯,应该很难完全满足,我还是再等等看吧。
重玩CS
说起CS也是7、8年前玩的老游戏了,到现在我还是偏爱1.5版。
在平台上打的好处是不用到处找服务器约人,也不太担心作弊问题,坏处就是大家都是自顾自的打,不懂团队配合。我是菜鸟,所以也不怕死,往往冲在前面开路,第一个挂掉,然后看别人打。这个时候,看到那些拿着一把狙击枪窝在家里的无胆匪类就觉得很无奈,不去完成任务多杀几个人有什么意义呢?与之相对的,我看到那些到处狂奔甚至跑到土匪家里的警察也同样感到不可理喻,老窝都被端了瞎跑什么?后来我也稍改了一下作风,不着急开路,躲在后面等一会儿再出去,果然,杀人数迅速上升。并不是我的枪法有提升,只是这个时候大家多半带伤,一两枪就被解决,有的打到后面也放松了,不那么小心谨慎。有一回我当警察,后半段跑出去,连杀四人获胜,就是这个原因。
我还是喜欢当一名端着AK47向前冲锋的土匪。
2010年5月31日星期一
话题3
想想自己一两年前也是个不加思考就全盘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人,到现在成了一个彻底地反传统者,对这一转变起决定性作用的,正面的首推卡尔萨根的《魔鬼出没的世界》,反面的则是各路高举传统大旗又无时不刻不信口开河的中医粉丝们。
有许多人去探讨这种中医骗子们横行的社会原因,我没有那么高深的理论,学一学笛卡尔,从自己开始。我为什么会相信或不相信这些骗子?
态度方面:
1、是不是中医理论为基础?如果是,基本不可信。(理由:中医理论自身并不自洽,依靠的是各路神仙的胡解释,几个中医粉丝碰到一块儿能自个儿掐起来。)
2、是不是号称国外最先进的生物科学技术?如果是,基本不可信。(理由:据我所知,这些东西从理论到应用没那么快,推广到广大中国人民这里时间得更长。)
3、是不是突然火起来的?如果是,基本不可信。(理由:绝大多数有意为之才会出现这种状况。)
4、平时信任的科普学者的态度如何?(许多专业的分析需要专业的人去做,例如象方舟子这样的人。)
生活方面:
1、自己是不是生活有规律?(暴饮暴食,晚上不睡,周末猛睡)
2、是否身体健康?(有没有慢性疾病?)
3、有没有不良嗜好?(抽烟酗酒)
4、是否有运动的习惯?
那些所谓的养生方法是不是其实是在针对生活上的不良习惯在起作用?
(办公室里烟雾缭绕,受不了了,撤,就写成这样吧。)
话痨们的革命
前段时间富士康的事情闹得比较大,恰巧丰田的什么汽车制造厂又起了工潮闹罢工,于是大家暂且(时间大约是一辈子)把屠童案放到一边,纷纷关注起中国的工人运动起来。我看着那些人个个做高屋建瓴指点江山状地指导中国革命的运动路线图时便觉得颇为好笑,这些人翻着墙上着网,看着新闻上的消息,在连富士康工厂大门朝哪边开都没搞清楚的情况下,叽叽喳喳地讨论着中国革命往何处去的宏大问题。
还是我以前说的话:twitter最大的作用就是把人变成话痨,用来满足小人物们自以为成了目光焦点的幻想。
2010年5月26日星期三
最烂的美剧也结束了
一派是感情派,最后人都死了嘛,你跟死人较什么劲儿啊!而且大家相亲相爱多好啊,所以这个结局很完美,就算是烂尾,也是最美的烂尾!(这不是我瞎说的,这是论坛里一个帖子的标题。)
另一派是发泄派,大骂编剧是大忽悠,乱挖坑,而且只挖不填,最后实在糊弄不下去了就来个let it go,move on。其真实的意思是:放过编剧吧(let it go),去看别的美剧吧(move on)。哈哈!
岛是什么?黑烟怎么来的,为什么会这样?那组神奇数字是啥?达摩组织又是吃啥饭的?为啥Locke的腿到岛上就好了?至于细节的什么北极熊怎么来的之类的全不管,也还有很多很多的坑,一个也没解释。
说实在的,也解释不了,有聪明的观众在看到倒数第2集的时候就发现,就算是最后一集全用来解谜,时间也不够,也不可能这样做,所以对解谜已经完全不抱希望。有个勉强的结局就算不错了,也许正是这样,才有人称之为好的结局吧?
套用一句股评家常用的话:正如我在某年月预测的那样,本剧真的烂尾了!
最好看的美剧结束了
第8季并不是最好看的一季,故事倒是保持了连续性和逻辑性,但人物性格的变化未免过于突然,Dana在前12集的表现与她后半段完全判若两人,如果后半段是合理的(必须合理,否则故事无法继续),那么她在前半段的表现就太假,假得没边儿了;同样的人物还要女总统,完全颠覆了她在上一季中的形象,虽然最后很勉强地回归,但可信度不高。
演员方面,不得不说的是,饰演前总统Logan的演员演技相当相当好!是所有演员中演得最好的一个,他把一个虚伪自私而又颇据手段的“一流的谎言大师”演得活灵活现。我看上一季的时候觉得演Renee的女演员演技不错,跟这位老兄一比,还是略逊一筹。Kiefer的演技就只能算中规中矩,值得一提的是动作戏不错。
回想起这8季,还是第1季最好看,第4季排第2,最差的是第6季。
无论如何,结束了!
欧冠决赛
我设定了2:45的闹钟,而且我也的确它响了并把它关掉,再醒来时已经是3:45,下半场将要开始,哈哈!
起来看!
先看比分,1:0,国际米兰领先,下半场刚开始不到两分钟,拜仁就获得了一个单刀球的机会,可惜啊可惜!我事后再看这场比赛,原来上半场国米也有一次几乎完全相同的机会,同样没有打进。看了不多一会儿我就发现,拜仁的绝大多数进攻都依靠罗本,太过单一,方式也都是突破到小禁区底线位置再回传,而且拜仁是围攻之势,这应该不是它所擅长的吧?国米倒正好打最传统的防守反击。在我看来,穆帅对国米改变最大的应该是它的速度。以前看国米踢球,哪怕是防反,反击速度也不是很快。国米现在则完全不同。
第二个进球很精彩。看到这个进球就知道拜仁翻盘的机会变成很小。
听说穆帅下赛季要去皇马,国米最多再火个一年,估计又要开始走下坡了。
2010年5月19日星期三
话题2
某天(注:这已经不记得是哪天了)晚上睡觉前翻电视,正好看到“大声说”,这个节目还蛮有意思的,双方辩论起来虽然剑拔弩张,但是不至于到人身攻击的地步,话题有吸引力但又不会触及敏感问题。昨天晚上的话题是应该由男人买婚房吗?以我的理解,凡是带应该两个字的辩论不可能有结果,因为那是价值观问题,有了结果反倒可怕。我既已持着这样的心态,关注点当然转到辩论技巧上,反方的两个教授,一个上海大学的,一个复旦大学的,到底是老师,真能说,而且似乎还有理有据,反问得很有力。提案方的第一位是位美女,经常被拿出来调侃,从效果上看这种技巧似乎还很有效。正方的话往往很空,有一种拿道德标准要求人的架势,也许这就是他们要表达的,但说服力很有限。
回到话题本身,我记得以前不是只要求男方首付么?现在已经变成无贷房了?这个世界变化快呀~其实就算有人坚持或反对这样的观点,该结婚的还是要结婚,每个家庭都会根据自己的状况制订出最合适的方法,有男方出的,有女方出的,还有共同承担的,当然也有婚姻失败的。从经济学角度出发,这不正是市场的作用吗?
后来又看了一两回就发现不行了,这纯粹只能当个电视节目看,有一集讨论是否应该增加离婚难度以解决离婚率高的问题,双方都不怎么样,上次看到的上海大学的老师坐到了正方,讨论时就显得有些强词夺理,好象自己都不太相信自己的话。以我个人的观点,中国的电视节目中讨论出深度体现出水平的,到目前为止只有陕西卫视的《开坛》。
说起电视,现在最火的应该是《非诚勿扰》了,据各类八卦的消息来看,这是一部以真人秀为表演形式的电视系列剧。首先它不是真人秀,真人秀是创造游戏规则之后唯一变数是参与者本身的节目,你无法预知参与者会有什么样的行动和语言,这是真人秀最吸引人的地方,《非》显然不是,其参与者是安排好的托,其行为已经被设定和控制,不存在变数,即使观众觉得有意外,其意外性也是类似于剧本的意外性;其次,它是系列剧而不是连续剧,连续剧要求故事不能简单重复,人物关系与性格需要发展,而系列剧则不同,《非》的故事框架全部一样,主要人物也没有多少偏差,行为模式也基本一致,去看任何一部系列剧都会发现同样的现象。
至于它的内容嘛,我对国内电视剧不太感兴趣,所以就不讨论了。
关于翻墙
我用google reader的本意是看那些我喜欢的个人博客,象不许联想、土摩托之类的,可最近这些天看得最多的是GFW BLOG,专门学习各种各样的翻墙方法。象这种需要一步一步设置的东西很麻烦,但用那种直接设置好的软件我又很不放心,至于象发愣功之类的东西我只觉得可笑而已,不会去用它们提供的软件。
每次去看去学去设置我都从心底涌出一种悲哀,一些人花许多时间去把互联网过滤阻挡甚至切断,更多的人花更多的时间去破解,更多更多的人花更多更多的时间去学习这些方法。这是为什么呢?很平常的事情与要求就非要用不平常的手段才能做到,浪费彼此的时间和精力,有什么意义呢?
说到底还是缺乏自信,挺可怜的。
2010年5月8日星期六
神器gravity
用了个1.24版,安装登录一切正常,却怎么也不能刷新,提示:network timeout error.google了一下也找不到解决办法,仔细一下,原来对于这个地球上的某些人来说,只安装软件是不够的,还得自己搭个梯子.
我用的方法是Google App代理,网上可以找到专门用于gravity API的源文件,把其中的地址指向自己申请的APP ID,然后上传.具体的方法可以google.
手机方面,在gravity的选项里有一个connection setting,在advanced部分有一个twitter API URL,在这里填入"yourid".appspot.com/api.
gravity比较有意思的是发新推,任意界面下打字会直接生成发新推的对话框,也就是说直接发新推,不用先按任何按钮.我找了半天才发现.另外gravity同步很快,我发出去大概2秒就可以看到了,这一点上远远快过Nimbuzz.
2010年5月7日星期五
话题
象最近的凤姐和犀利哥。其实我对犀利哥的事情是很有点愤怒的,社会上的某些人要无聊到什么程度才会去拿乞丐开心?别说什么最终帮助了他之类的话,犀利哥的走红是从一组对乞丐着装佩以时尚评论的恶搞帖子开始的。当一个人已经可怜到做乞丐的地步的时候,还要被人拿出来恶搞,如果他本人不知道,事情也就过去了,就象以前的那个被疯狂PS的小胖一样。后来居然还有人专门去找犀利哥合影,所谓欺负人到家也不过如此吧?当然最后的结局还可以,终于在有人帮助之下他不再做乞丐,有了一份稳定的职业,算是恶之花结出了善之果。
凤姐的情况就不一样了,算是自我选择的路,跟她一比,芙蓉姐姐真是纯朴善良啊~
经常去台大BBS逛,其实台湾的学生喜欢讨论的话题也蛮多的,前一段时间台湾讨论是否废除死刑问题。这个问题很时髦,跟环保一样,赞成的一方总是站在道德制高点上,人权啊、保障啊,关怀啊,有道是居高临下,势如破竹。不过我总觉得这些人始终对一些关键性的问题避而不谈,如环保者很难回答要环保的地区(特别是那些落后地区)居民生活水平如何提高的问题,废死人士也无法回答如何面对受害者家属的问题,所以在讨论中往往说起来头头是道,别人问一句如果自己家人受害是否还能如此坚持废死时就哑口无言,相对来说,白冰冰的话就有力得多,她说她坚决反对废死,而且如有必要她愿意亲自执行。这种话题最终也只能不了了之。我了解到一个资讯,台湾这两年被判死刑的大概有4、50人,但一直没有执行,走了一条名义上不废死,实际上废死的路。看来有些事真的是只能做不能说啊~
(后来又写了一点儿,但没发回来,下次更新吧.)
没有汉字的twitter
咦?我这两条都没超过140个字符吧,可以发到twitter上去。
PS:发了,还是看不到.
说到做不到
新疆酒有个特点,喝醉了不会让人吐,第二天醒来也不会头疼,所以我头一次去乌鲁木齐的时候,每天晚上都难受到不行,而第二天醒来不头疼会令人产生自己酒量还好的错觉,所以几乎是天天醉。当然了,这只是借口,我就是有酒瘾,爱喝而已。
这次带的酒不错,入口很绵,仅次于白云边,但后劲很大,我不知不觉就醉了。拉着波老大说得不停,说些什么已经全部忘记,最后居然还能顺利回家,也有可能是波老大送我回家的,不记得了,手机钱包什么的一个也不少。不过我很奇怪的是我大约是11点到家的,怎么到了1点多还没睡,我在干什么呢?要么就是混了一会就睡了,可1点多又醒过来了。真的不记得了。
第二天照例没什么事,头也不疼,不过精神欠佳。我问江老大感觉如何,他说胃疼吃不下饭,我约他一同戒酒,他不肯搭茬,看来还能喝,我就不好意思了,以后决不再喝酒,什么酒都不喝。
这次我下次决心,一定要戒酒,而且向老爸学习,说戒就戒,不搞什么缓冲期了,老爷子以前既抽烟又喝酒,可是他说戒烟就戒烟,说戒洒就戒酒,从不反悔,即使在喜宴上也是说不喝就不喝,强!跟老婆打电话一说,她又笑,不行,这次我要让她看看,也让自己看看,一把年纪的人了,连个酒都戒不掉,算什么男人?
直接在MSN上改名叫周不喝。以后就叫这个名字了。
乌鲁木齐印象
去之前看天气预报,就象前一段时间的上海,温差极大,大约是4-18度之类的,所以带了许多许多的保暖衣服,结果一件也没用上,回去第一天25度,第二天26度,第三天28度,到了五一才下了两场雨,气温回到20度左右。倒是看到了树叶的快速生长过程,下雨前一天,才刚刚冒点尖,过了一两天便已是绿荫满地。
不能上网的程度让我惊讶,手机软件自不用说,我早已经放弃尝试。在电脑上也只能打开新浪网,新华网应该也是可以的,但我不知道网址,没有试。就象是最初进入互联网的时代一样,只能在地址栏上输入网址。试图利用搜索之类的都不行。我问了周围的人两个问题,一是如何炒股,答案是在宏源证券开户即可,想来宏源证券的业绩应该不错,我不知道其它券商是如何做的,应该也可以吧,否则这半年多下来,不早亏死了?另一个是淘宝的网店如何继续经营,答案是电话联系,那个什么淘宝旺旺不能用,总之比较惨,这个估计真的要亏死了。
这次去大家都还在上班,所以没去什么地方玩。花了三天陪老婆办护照及港澳通行证事宜,手续之繁琐真能把人玩死!最后我放弃陪伴,在家带宝宝还轻松些。
还有一个印象,那边的人说话都比较慢,所以女的说话显得特别温柔。我记得一位女出租车司机,长得蛮漂亮的,说话那叫一个甜,当然不是对我说,是对电话说。印象深刻。美女不多,不过还是北方人的特点,要么长得极漂亮,要么长得极普通,两极分化比较严重。
一句话总结乌鲁木齐印象:要戒网,去新疆!
PS:距离太远,有两个小时的时差,我去了之后有几天都没适应,到下午6点就要睡觉,好不容易适应了却已经返程,现在重新适应时差,还是下午6点就要睡觉.
2010年4月12日星期一
杭州印象
印象最差的是出租车,司机都很浮躁,说好听点叫浮躁,说难听点叫充满戾气。近的不去嫌没钱赚,远的不去怕堵车,要么就想办法绕。杭州一点点小,出租车价格也不算贵,所以跑起来没动力,这个我可以理解,不过,既然做了这一行,就把工作做好。我不说顾客是上帝是衣食父母之类虚伪的话,只是看到顾客是掏钱买服务的人这一点,对掏钱的人客气点不难吧?搞得象顾客欠它似的有意思么?
杭州的建设也极差,到现在为止一条地铁都没有,相比我去年去的南京真是差远了。说句不客气的话,杭州也就是吃个西湖的老本。
还有,我这次在杭州没看到什么美女,一个也没看到。可能作息时间跟我出门的时间不一致吧。现在想来,北京的美女还是排第一,南京的美女可以排第二了。
去了一次杭州,对南京的印象好感大增!
2010年4月7日星期三
盛世动物庄园美丽新世界
《盛世》据说国内不能出版,我看了看,只有脑瓜子有毛病的人才会禁它。故事背景是2013年,世界经济崩溃,只有中国成了唯一一个经济强国,星巴克都被旺旺集团收购改名叫星巴克旺旺(我特别喜欢这个名字!),绝大部分人都生活在幸福感当中,“每个人都嗨嗨的”,而有极少数极少数的人却在寻找“消失了的一个月”。小说其实还好,我不太喜欢谈论政治话题,所以也不知道作者对社会问题、宗教之类的东西说的有没有道理。不过看到书中提及的许多热门事件倒让我想起了杨恒均的一篇博文,大概的标题是《我们再也不需要小说了》之类的吧,大意是说现实生活中荒诞的事实已经超出了作家的想象力,所以把现实记录下来就是好小说。作者做了类似的事情。在小说的最后阶段,书中人物长篇大论了一番盛世如何实现的东东,可以忽悠一下我这样不关心时事政治的人,有兴趣的可以找来看看,似乎倒也不是完全的嘲讽。
然后又看了一次《动物庄园》,这次读得很快,主要原因是其实它很短,10章而已。算是政治影射小说吧,每个动物或地点都有比较明显的影射意味,甚至可以当作简史来读一读,哈哈!有什么样的民众就会有什么样的政府。
《美丽新世界》有点看不下去,我现在看到第5章,除了第1、2章很流畅之外,后面的跳跃性太强,我有点跟不上。我非常不喜欢景物描写特别多的小说,象这本,还有《魔戒》三部曲,节奏完全被打乱,看起来很累。
之前忽然心血来潮地把《流星蝴蝶剑》找来看了看,奇怪自己为什么以前会那么喜欢看武侠小说。
2010年3月29日星期一
美剧几则
有一部新的战争片开播,即HBO的《The Pacific》(或译《血战太平洋》) 。也是汤姆汉克斯和斯皮尔伯格合作的战争迷你剧。到目前播出两集,很不错。
这部剧集让我想起2001的《兄弟连》,感谢世界人民,很幸运地找到一个新发布的人,我大概花了两三天找好,(10集,Xeros版,可以用TLF的字幕,只要把时间提前一点就好。)有空的时间我来好好回顾一下。上次是借人DVD看的,只看了一次就还了回去,基本上忘光了。
最近对美剧的消息有些迟钝,我很想接着看的《Lie to Me》怎么停了这么久都没有继续,还是说S02已经结束了?
杀人之门读后
这几天读完了《杀人之门》,我不太清楚东野圭吾的作品年表,不过读完这本小说之后,我的强烈感觉是,《杀人之门》和《恶意》就象一面镜子的内和外。《恶意》讲述了一个人如何花费十几年的时间去杀另一个人,而杀人的动机仅仅来自于看他不顺眼之类的恶意,而《杀人之门》则讲述了一个人如何十几年间被多次陷害而不自知,最终得知真相时跨越他始终迈不过去的槛,实施他的杀人之举。这也是标题杀人之门的缘由。两本小说并无关联,但故事内容正好一正一反。
不知日本社会真实情况到底如何,不过如果以东野圭吾写《超杀人事件》来反映社会现实的话,说不定日本社会确实(或确实曾经)如小说中所展示的那样。我在看《白夜行》、《幻夜》和《杀人之门》时都有一种感受,那就是在一个不设防的社会里,能正常地生存下去是何等的幸运,而善恶有报的说法又是何等的幼稚荒唐。他的几本小说中都描述了精心策划下,害人是怎样的轻而易举,而追踪又是怎样的难上加难。
寒就一个字!
2010年3月17日星期三
不知道第几次想要戒酒
想过多少次要戒酒了,老婆听了常一笑了之,从不当真。仔细想想,我戒不下酒的主要原因一来是真爱喝,我最怕这一点,常觉得自己是不是已经有了酒瘾,我平时又是个不太约束自己的人,喝起来极难想到克制二字,有多少喝多少,不会拒绝也不想拒绝,对此我十分厌恶,我不希望自己是个没有克制力的人。二来也有面子因素,现在在外喝酒基本上是和老大们一起,完全不喝显得十分矫情,我又不开车,又没有生孩子的压力,身体方面也没有问题,不喝酒完全没有拿得出手的理由,至于戒酒一说更没法提起,醉过不是一次两次了。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自己爱喝。
唉~~~!喝多了人难受,身体也不舒服,何必呢?
要不以后这样吧,在今年内争取做到喝好不喝倒,慢慢地把酒量降下来,这是短期目标。长期目标就是不主动喝酒,把酒瘾戒掉!
2010年3月15日星期一
TARS07和SURS13
S07在某论坛上的投票中获得了大多数人的青睐,被认为是最精彩的一季TAR。我先看了看第一集,却发现没有哪个队能让我看一眼就喜欢。多看了几集之后,我发现了一个反向指标,我从来没有在哪个真人秀节目中如此讨厌一个(队)选手,那就是Rob和Amber,特别是Rob,那张贱嘴,还有那些贱招,毫无意义地得罪其它人,耍小聪明以争取一点点的领先,哪怕这个领先很快就消失。这可能是CBS剪辑的功力,但的确起到了作用,我特别讨厌S07中的Rob。但不可否认,这一队的比赛能力的确超强,获得了许多分站的冠军,以任务的选择和完成也是最快和最强的,越是如此,我越是要看一看最后是谁如何在最困难的情况下战胜他们的。(按剧透他们并没有得到最后的100万)。看完最后一集,我不得不同意,这的确是最精彩的一季TAR,冠军队也是最应该夺冠的队。
同样的,S13也在Survivor的类似投票中被认为是最精彩的,前半段稍显平淡,到两个部落6:6时,节目出现转折,让双方成员有机会跳到对方部落去,结果Aitu部落中有两人叛变。人数比一下子变成4:8,从这一刻起,SurS13进入了最精彩的时刻,Aitu4人组成为最坚强的联盟,在其后的豁免赛和合并后依次淘汰了对方部落的所有人进入最后4强,本部落中,Yul的策略与Ozzy的比赛实力交相辉映,吸引了所有的目光,最终100万的得主也将在他们两人中产生。我发现为什么我特别喜欢这一季的Sur,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这是一季比赛主导的Sur,象我以前说过的,其实不用去管比赛,玩好策略让自己生存即可,象19季的Russel,就想法子削弱自己部落的体力以加强自己的控制,而S13则是完全以比赛为导向,实力说话,胜者为王。Yul虽然表现得更多的是策略,但我仔细看下来,他的体力也很强,只是Ozzy实在太强,Yul往往是获得第2或第3名,所以这一季比的是真正的生存能力(虽然是通过比赛的方式表现)。
嫌疑犯X的献身读后
全篇故事十分精彩,最终揭示出的真相也出乎意料之外,对我来说,这才象一本推理小说应该有的样子。读到最后我才赫然发现掉进了作者的描述性陷阱,即使我先读了《名侦探的规条》也一样没有丝毫察觉,果然是高手!
我个人觉得:东野圭吾的小说最强的部分就是他会先描写案件经过,象《恶意》,我读完第一章,刚开始想"到底谁是凶手呢?",第二章就以警察的口吻告诉我:XX就是凶手,而且已经抓了,他也承认了。我倒!类似的还是《红手指》。
到目前为止看到的这么多篇中,《嫌疑犯X的献身》文笔和情节进展最流畅,《白夜行》最曲折,《幻夜》的故事讲得最好。
2010年3月12日星期五
白夜行读后
对比两本书,我觉得白夜行的悲剧意义更浓烈一些,而幻夜表达出来的则是纯粹的恶,更让人觉得触目惊心。在白夜行里,最终暗示了两个少年悲惨的童年时代,所以为了自保而犯下的罪行虽然仍然让人厌恶,但至少有一丝的合理之处。文中,我对二人最充满同情的时刻是在雪穗嫁了高宫之后仍积极赚钱而高宫则生活无忧不思进取最终两人分道扬镳(当然,雪穗不会消极等待分手的,她积极地导演了这一切),至少在这一段的时候,雪穗是有可能走向正常人生活的。同样的,当松浦走进亮司经营的电脑店的时候,亮司的未来生活之路也完全改变了。在这两个时刻我对二人充满了同情。(不知道我的理解对不对。)
这两本书我可能更喜欢白夜行,它相对完整,而且线索清晰,故事情节曲折起伏,幻夜的叙事手法更为高明,十分精巧,但那种纯粹的恶让我略感厌恶,可能我还是更喜欢看到真相大白以及正义战胜邪恶吧。虽然白夜行也谈不上这一点,但它的悲剧意义冲淡了这一遗憾,我的遗憾。
文字声音与影像
最近开两会,我一直认为用那句”党委说了算,政府算了说,人大说算了,政协算说了“来理解各种政治新闻非常合适,至少到目前为止可以过滤掉许多脑残新闻。不过,我今天想说的不是这个,而是媒体语言这个老话题。
常看台湾综艺节目,发现时常会有节目效果一说,其实推而广之,新闻也一样需要效果。许多所谓的报道,特别是报道标题,越是耸人听闻越有吸引力,我看有些报道甚至不惜断章取义。例如对黄孟复关于房价的言论,两三万的房价对老百姓来说根本没有痛苦的标题(或提要)很容易让人联想成”何不食肉糜“。又比如互联网上被到处转载的李鸿忠抢夺记者的录音笔事件,各种文字版上的形容词铺天盖地,什么勃然大怒啦,什么拂袖而去啦,仿佛记录者亲身所见,其实听一听录音(很短),记者和省长两人都略带紧张,但双方交流的声音没有明显变化,按我的理解,双方说话的声音都不约而同地变小了。如果先发录音,后看文字,我会觉得写文字的人有些无聊,但反过来看就不同了,有先入为主的观念在。最重要的,确实有抢夺录音笔一事发生,没什么好辩解的。
我忽然想起了许久以前(1954年)白鹤门与太极门在澳门举行的比武,且看文字报道:
第一回合,吴公仪用七星势,快步跳跃,陈克夫则采用白鹤拳对敌的双手向前架式,互相对峙。陈先攻,用游斗之法,一触即退,保持距离,不让吴近身施展太极的 长处。吴于稍探陈虚实后,便采用以静制动,等对手一近,就击其前臂麻穴,双手轻如打棉花状态。战至不久,吴穿破陈的护手,击中陈面,陈立即使出白鹤拳的 “豹子连环手”密集进攻,猛攻十多招,拳拳打近吴面部,逼吴至绳边。吴闪身出绳间,瞬间以“翻身撇身追”挂击,陈鼻部中拳流血,吴连环追击,双方以中路架式对打。由于陈鼻流血不止,染满白衣,评判主任何贤急忙鸣钟。
第二回合,陈绕步走了半圈,即使出“白鹤兜罗手”闪电击中吴的腰部,吴借力抽空左手,右手使出“肘底看槌”击中陈的胸部,跟着重击陈右前臂, 致令陈右手失去战斗能力,不得不高脚踢吴。裁判见两人似乎都动了真火,生怕再打下去会出事,有违慈善本意,即按钟叫停,此回合只打了一分钟。经评判团商量 后,决定战果为双方不胜,不和,不败,结束比赛。
真精彩呀!可再看这个: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Gy1Q07nJDTk/request_from=cpr
感觉如何?我只有一个感觉,文字是会骗人的。还是围城说得深刻:以前的人不识字,上人的当,现在的人识字,上印刷品的当。媒体语言,应做如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