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5日星期四

故事一则

“宝宝,想好了今年要的圣诞礼物了吗?”
“想好了。”
“是什么呀?”
“我不说!看圣诞老人能不能猜到。”
“你不说圣诞老人怎么知道呢?”
“哼,看你这么紧张就知道圣诞礼物其实是你和妈妈买的。”
“……”

2016年12月12日星期一

Android手机应用

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一名果粉,但我最终发现,自己只是一名iPhone4粉。

我始终记得初次看到iPhone 4时的感受,惊艳!没想到手机可以这么完美。我个人很喜欢那种金属冷冰冰的感觉,金属与黑色玻璃的结合,给我的感受是深邃和冷峻。

现在我已经用了好几年Android手机,OPPO Find7,基本上算是很喜欢和很习惯。用的是CM14.1,24小时翻墙,主要用来看知乎、推特和看书,偶尔听听歌,不玩游戏也不看视频,一天一充。很流畅,我好像没有碰到过所谓的卡顿问题。

最近玩的比较有意思的是Google Assistants,用修改Build文件的方式可以直接用OK Google或快捷键调用。只是现在只支持英文和德文,我的英文很烂,说不出太多的话。一个有用的是播报新闻,一个是翻译。可以翻译到各种语言,还有查询。它还可以讲故事,但我听不懂。

在手机上用谷歌拼音输入法,带语音输入功能,我试了下,识别很准,但不会自动加标点符号。其实我很希望用它来实现速记。以前看24,有通话直接记录为语音的画面,感觉很酷。

邮件用OUTLOOK,自带也能用,outlook功能更齐全吧,PC上也是它,信息日历联络人同步很实用。

很喜欢PIXEL LAUNCHER,滑动打开应用抽屉很适合我。

不知Google手机如何,很想试试。

减法

最近一直很忙,晚上睡眠质量也不好,常常睡到一半就醒,过很久才又睡着。早上时却发现还没睡够,有时白天就要靠咖啡撑着。

有时发现自己真的很难静下心来,思绪万千,一个念头跟着一个念头,川流不息。有时发现自己的肩部和背部非常紧张,特别是肩部,需要吐一口气才能放松下来,而且不知不觉的又是紧张状态。坐姿也不太正,腰总是需要找地方靠住,呼吸也很浅。

我需要做减法,需要专心,需要合理安排时间,需要冷静面对要处理的事,需要放慢语速,需要跟随自己的内心。

再过一个星期就可以休假到新年。上次假期如白马过隙,什么事都没做就过去了。这次我要怎么做才好呢?我想找个地方安静一下,我想做一些放松的运动。我还想要什么?

2016年12月11日星期日

强烈推荐《西部世界》S01

以下内容包含剧情,可能会影响欣赏原作时的兴趣,观者自酌。

如果说今年我只能推荐一部美剧,那么一定会是这一部HBO出品的《西部世界》。

我非常喜欢的影视剧的类别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其中一类就是反乌托邦。我个人而言,我喜欢看、读、听各类作品中对乌托邦的描述,以及对乌托邦的反抗,无论结果如何。《西部世界》的故事本身在我看来就是一个反乌托邦的故事。在某个地方,有一个已经开放了30多年的名叫西部世界的乐园,人类可以在其中为所欲为而不会受到任何伤害,因为乐园中的人全部都是(和真人极为相似的)机器人。

乐园的时间线设定为西部牛仔时代,这些机器人遵循着不同的故事线,做着同样的事,说着同样的话,受到同样的伤害,一旦死去或被损坏,就会送回清洗和修理重置,然后重新投入时间线。就在这样的不断循环中,机器人开始觉醒。

故事的女主角delores是乐园最早的机器人,日复一日地重复着自己的故事。这一天,一批最近升级过的机器人先后出现了故障,故事就此展开,乐园管理人似乎各有心事,对白中隐约提到乐园的创始人之一arnold在乐园开放之前发生的重大事故中丧生,提到现在的管理人也是乐园创始人之一的ford和他的观点冲突。与此同时,一名黑衣人在乐园中到处寻找特定的机器人,寻找一个名叫迷宫的地方。还有两名年轻人,开始进入乐园游乐,其中之一william和delores不期而遇,展开了在乐园中的旅途,两人均开始在旅途中寻找和发现自我。

机器人,到底是作为机器看待还是作为人看待?对它们是为所欲为还是自我约束,每个人的观念和作法不尽相同。年轻人之一的logan是前者,进入乐园就是一场游戏,而william是后者,但当他发现机器人因为重置或故事线约束,而对过去发生的全无记忆和感觉时,william又会如何?

剧情中明暗两条线描述了机器人的觉醒,但并未正面描述人与机器人的冲突。可能会在第二季展开吧。

除了剧情之外,故事的叙事手法也很漂亮,符合很多人期待的多线描述,看似闪回的镜头可能是现在正在发生的故事,而看似推进剧情的只是回忆。

主题曲和插曲都很好听,作者是剧集《权力的游戏》主题曲的作者,喜欢的话,可以在网易云音乐上找到。

另外印象比较深的但与剧情完全无关的是:一共10集的剧集,有一集居然女主角完全没出场。

(英文太烂,角色的名字可能有拼写错误。)

2016年12月10日星期六

回归、拒签以及自己

现在应该没多少人再写博客了吧?但我常常喜欢往人少的地方去。

前两天去美领馆申请签证被拒,当时略感郁闷。现在回头想想,郁闷倒不是全是因为拒签,而是因为过程。

首先我想说的是,签证官没有任何刻意刁难的意图和表现,问题出在我本身。问什么答什么可能在签证时并不是很好的应对方式。我之前看到领事馆网站上的FAQ,任何申请B1/B2签证的人都视为有移民倾向,申请人需自证没有。如果接受这一前提,那么有时就是要问得简略答得详细。我个人而言并不喜欢多话,所以应该是这些方面比较吃亏。

整个过程从入馆到结束让我感到有些不太习惯。主要是排队等候时间过长,人多拥挤,进展缓慢。而且很巧的,我排队过程中遇到两次排到一半工作人员告诉我本窗口更改功能,一个是由录指纹换成面签,一个是由面签换成录指纹。而排队窗口则是工作人员指定的,当然我也发现其实可以完全不用遵守,只要不是到处乱窜就可以了。等排到我时,我已经烦得不行,更不愿意说话了。

我属于首次出境申请,又是一人出行。据我的观察,被拒的多属此类,不论男女。我只看到3个学生应该是一起的,同时被拒。拒签比例大约在10%左右,并不高。

借着这个机会,我也仔细地想了想一个问题,思考自己真正的需要,判断是否属于自己真正的需要。

我申请签证的目的是出境旅游,如果有个10年期的签证,出行自然会方便很多。至于我会不会真的出境旅游,还真难说。我的人生虽然一辈子拘谨,但一直认可和向往自由。我对自由的理解就是我可以选择做什么,不做什么。我能在这里写博客,自然有梯子,有梯子之后,我仍然大部分只看国内的网站,虽然可不看国外的网站,但这是我自己选择的不看,而非想看而不得。所以从根本上说,我申请签证的目的只是搭个梯子,现在梯子没搭成,对我自己目前来看其实应该是没有影响的,就算签了也不一定会去。我并非急着出境或非去不可,拒了也就拒了。最大的麻烦无非就是真要去时还得再折腾一番而已。

而且我又想了想,我还真不是喜欢旅游的人,以旅游的情形接触到的,大多应该流于表面。若干年前,我去过一次香港,唯一一次进城。感慨很多,但我现在想想,也无非是香港的商业化程度很高,服务业很发达之类的体会,对于城市的认识比较肤浅,对于人的认识几乎为0。我也去过国内各个城市,匆匆而来匆匆而去,作为一个内向的人,通过旅游能得到的也只能是这些表面观感。从某种意义上说,得到这样的认识的成本太高,并不值得。这只是对我,对其他人并不适用。

人上了年纪,慢慢地就看淡了很多事。有时还是会迷失自己,以为自己需要的很多。事到临头,我才发现,其实自己并不需要,也许喜欢,也许不喜欢,但真的可以不需要。